自古以來,劍道都被稱作君子道,代表仁義和正氣。
儒家向來主張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恰巧便與劍道的思想不謀而合,因此自古以來,劍便是儒家學士出行必佩的物件,而歷朝歷代繼往開來,帝王都是重文而輕武,這股風氣盛行,逐漸的劍便代表至高權利。
雖說刀劍往往是被人一并提起,但一直以來劍的地位都在刀之上,無論廟堂江湖,佩劍之人都比佩刀之人要多得多,然而這種情況,卻是在前唐出現了改觀。
前唐盛世時期,唐刀的盛行使得刀的名氣激增,一時間民間對刀的推崇達到空前盛景,而刀的種類比劍更多,僅是在《唐六典》中便提到刀之制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障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江湖上游俠們大都喜歡細長輕便,且外觀更似劍的橫刀。
到了大宋之后,刀雖然不如前唐盛行,但好歹與劍齊名,江湖上用刀的人不少,前些年有人主張效仿劍榜,來列一個名刀榜,可惜的是一直未能成型,究其原因,無非是劍榜的名氣太大,而劍榜上的人物更是動一動就能攪起江湖紛爭,至于用刀的好漢,除了有一個使雙手刀的陳守一名氣大些,別的都排不上名號。
眼前這位青衫刀客,手中刀似是橫刀,卻要比普通橫刀寬上一指,比胖子手上的雙手直刀更是要長上四五寸,看起來有些陌刀的影子。
一擊未成,青衫刀客眼神又冷了幾分,他手腕在身前畫了一個弧度,隨后將刀緩緩橫在了身后,刀口向上,腳下猛地一蹬,頓時如離弦之箭朝癡兒沖過去,癡兒主動迎上,手中劍在空中劃出一個小型半圓,一道寒光從劍刃滑至劍柄,發出錚錚劍鳴聲。
兩人速度極快,眼見劍刃就到了青衫刀客胸前,他背后的刀猛地抽出,速度竟然比剛才還要快,刀劍相撞之時,以二人為中心,四周所有砂石剎那飛散而開,隨后便看見一連串叮叮當當的聲響,兩人周圍火花四濺,卻看不見刀劍的影子。
麻衣漢子沒想到癡兒會如此厲害,眉頭是越皺越緊,眼看青衫刀客似乎短時間沒辦法拿下他,麻衣大漢也不打算再看熱鬧,而是招呼身邊的山賊一股腦全部涌了上去。
胖子護住小蟲兒,擋住了三四個山賊,他每劈出一刀,便能將這些山賊震得連連后退,短時間是沒有危險。
此時場中,最為可憐的要數張少陽和秀才,兩人前方同樣圍了四五個山賊,還有那個麻衣大漢獰笑著逼近,顯然覺得這兩人是最好宰的,那就先從他倆下手。
“少陽兄,咱們怎么辦?”秀才臉色發白,但總算沒有嚇得走不動道,兩人一邊后退,一邊想著怎么脫身。
張少陽看向被牽住的癡兒,還有被堵在另一邊的胖子和小蟲兒,心中不由得一沉“想辦法拖住他們, 等到玉兄趕來,咱們就有救了。”
“只好如此了。”秀才聲音有些發顫。
張少陽還算鎮靜,他眼睛瞄了一眼峽谷入口,并沒有玉無意的身影。
“小子,你難道還指望有人來救你?”麻衣大漢看到了張少陽的動作,譏笑道。
“幾位好漢大哥,我家是江陵富商,只要你們放過我們,等我回到江陵,我讓我爹給你們送千兩銀子,要我們命的人,總不至于出手這么闊綽吧,你看如何?”張少陽說道。
“聽起來是很誘人,不過幾百里外的江陵,老子把你放了,這錢我找誰要去,不劃算。”麻衣大漢玩味的笑道。
“大哥,讀書人誠信最重,你若是放過我們,一千兩銀子保證兌現,若是你嫌少,再加五百兩也無妨。”
“少他媽廢話,早死晚死就是一刀的事兒,早些到閻王那里去報到,說不定下輩子能投個好人家。”麻衣大漢不想再和他拖延時間,手上一招呼,頓時幾個山賊揮著刀便沖了上來。
張少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