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沈家不遠,就是一座名為銀城的小縣城。此處屬于嘉興鄉(xiāng)下,為蘇浙交匯之地,縣城里熙熙攘攘,街道兩側(cè)商販齊列,有的在吆喝、有的在迎客、還有的正在整理貨品,沒有一家是閑著的。一抬頭,滿眼都是三層以上的小樓;再隨便往一間鋪子里望去,貨架上琳瑯滿目,什么稀奇的都有。
宋飛鷂盯著一家米鋪沉默不語。
“大姐,你在看什么?”柳懷音問道。
“沒什么,”她繼續(xù)往前,“你們南方一個小縣城竟然比北方的京城還繁華……”
柳懷音好奇道“咦?北方的京城不繁華嗎?”
“人是有這么多,就是房子沒那么高,所賣的貨物也比不過南方這般種類齊全。就如米,北方只有魯?shù)鼗窗驳葞滋幃a(chǎn),一旦碰上天災(zāi),就會大米緊缺。那些貨架,常常是有空缺的,不會這么滿。”
“哦……”柳懷音道,“其實,南方也沒幾處產(chǎn)米的……”
“是嗎……”
“至少蘇州不產(chǎn)米,”他回憶道,“我?guī)煾刚f過,不知怎么回事,蘇州好多地方的土質(zhì)地較硬,根本沒法好好種糧食。可幸的是南方以南還有大片良田可種,糧食都是走海路運來的,否則光一個蘇州城就得餓死好多人。”
“……”
“所以嘛,所謂江南魚米之鄉(xiāng)只剩個名頭,一些地方連水都能毒死人,根本不能住,”他皺起眉頭,“江南并沒有北方人想得那么好的。”
這時,他們兩人隨著沈家仆役進了一家客棧,沈家仆役向掌柜的交代了一番,便向兩人作揖道“二位,這是銀城縣最好的客棧,兩間上房已開好,上四樓左轉(zhuǎn),天字一號與二號。”
“多謝。”
“另外二位在鄙店住宿時所用一日三餐皆由沈府承擔(dān),二位無需另行支付。”
話畢,他聲稱有事便先行告辭了。
“那好,正巧中午肚子餓了,點個菜吧。”宋飛鷂選了張桌子坐下,拉開菜單,開口便蹦出個字“辣……”
“魚!”柳懷音的嗓門忙蓋過她的聲音,“伙計,來條白鰱!”
宋飛鷂瞇起了眼睛。
“別放糖,然后稍微放真真一咪咪辣……”他吩咐著,作出一個食指與拇指相捏的手勢——意思當(dāng)真是一點點的一點點。
“曉得了!”小二領(lǐng)會。
“再來兩斤鹵牛肉一大盆飯,”宋飛鷂看了柳懷音一眼,“還要一碟辣醬,跟菜分開。”
“好格!”
小二拿著菜單離開了,宋飛鷂道“南方小伙子這么喜歡吃魚,頓頓都點。”
“不是,點給你的,”柳懷音盯著她甕聲甕氣道,“我?guī)熌锷罢f,吃魚補腦……”
“嗯——?!”
他立刻岔開話題“啊大姐你看沈家的事到底怎么回事是不是真的在鬧鬼啊——”
“不一定。”宋飛鷂拾起桌上兩根筷子搓了搓。
“這還不一定?那團云可是真盤踞在那大宅上空呢!”
她慢條斯理地給自己倒茶水“你沒聽古詩云‘東邊日出西邊雨’么?南方多水濕氣重,這季節(jié)這種云有什么好奇怪的,說不定下午下一場雨就全散了。”
“呃……那他們那些鬼賓客怎么說?”
“指不定真是記錯了吧。”
柳懷音覺得很奇怪,依照宋飛鷂所言,她的右眼明明能見陰陽,可她的態(tài)度,卻好像是對鬼神之事并不怎么相信的樣子。
“大姐,這不應(yīng)該吧,若只是一人記錯也就罷了,所有人都記錯也太過離譜……”他提出些異議。
“這樣吧,我跟你說個故事,”她頓了頓,“我以前住在西北時,有一年出了一起亂子。起先有許多人突然報官聲稱半夜見到陰兵借道,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