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太監(jiān)了,如我這般完美的人生不能沒有旅游,出去旅游了,世界辣么大,我想去看看,有緣再會。”
陳軍在自己所寫的書祖脈中正式發(fā)布了太監(jiān)單章,他己經(jīng)準備好出去浪了。
而此時,陳軍僅有的兩百多個讀者開始不爽起來,啊嘞,我們這么支持你,你竟然就這么大監(jiān)了,還出去旅游?這是一個苦逼作者應該干的事嗎?這日子過得比我們都瀟灑。
雖說讀者炸開了鍋,但陳軍并沒有多加理會,不說以后自己還會不會寫小說,就是寫,反正整個終點都是自己的,大不了換個馬甲不就得了。
次日,陳軍開始了這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陳軍己經(jīng)處理好了各種雜事,集團和朋友都通吿過了,可以說東風已緒,既可征程。
陳軍計劃著用三個月時間來游走中國各大圣地。
要知道,那怕是在大道艱難,修道成圣幾乎無望,大世不存的地球,也是有著不少的好東西的。
辟如女媧道石、九鼎、大羿射日箭、伏羲龍碑等上古圣兵,其中最差的也是古之圣賢所鑄,威力也是不弱。
并且,這還是一些普通的明面上的圣物,反正陳軍有理由相信,地球上不說有多少帝兵,但準帝兵肯定是不少的。
再者說,不說別的,就單說昆侖那葬了狠人哥哥的地方,更或者說就是狠人哥哥的墓碑,被觸及根本,爆發(fā)出威能,也絕對可以說是至少是相當于半個帝兵,甚至可以比肩一些弱一些的普通帝兵、古皇兵。
而且一些傳承久遠的上古門派中,不用多說,圣兵肯定是有的,甚至于一些極為久遠的勢力中,有可能還存在著無上圣兵、準帝兵乃至于極道帝兵的材料。
至于源和神源這類修行的重要資源,地球上也絕對不少。
陳軍一路上走走停停,他沒有用什么實力,甚至很少抬乘什么工具,這不盡然是尋寶,這也是一種修行。
無論何時何地,何方世界,周天萬宇,強大的道心或者說心境都是修行的重中之重,如若是有著強大的力量,而沒有掌控它的心境,在陳軍看來,不要也罷,免得害己害人。
而行走世間,或歷練于紅塵,或遁于野境,又或是俯視蒼生,悟道塵世百態(tài),體會人世萬千,無疑算得上最為上乘也最為常見的磨練方式。
陳軍走走停停,遇到不平事,就上前幫上一把,隨心所欲,道心通明,不強求什么,乃是修行自我最好的心態(tài)。
就這樣,陳軍一路南行,在七日后,陳軍在廣州云開大山境內遇上了一個道觀,觀名青云觀,其建于云開大山深處,還算是有點飄渺的味道。
觀主實力為四階中期巔峰,也就是四極境頂峰,道觀并不大,只有觀主一人,但卻可能比一些葬帝星上的擁有半步大能坐鎮(zhèn)的勢力還要富有得多。
只見觀主手握一柄褐黃色白須拂塵,細下一看,其上銘刻著大成王者級別的法與理,由赤銅、大能境妖獸的毛發(fā)煉制而成。
當然,這還不算,因為其內部還有著半只圣兵,至于為什么是半只,那是因為那圣兵乃是一勾形武器,而勾形武器多成雙成對,但青云觀中卻只有一只,所以只能算得上是半個。
對于這半個圣兵,陳軍沒什么興趣,現(xiàn)在能夠引起陳軍興趣的,至少也要是完整圣兵才行,因為殘缺的圣兵對陳軍起不了什么作用。
對陳軍而言,這個殘缺的圣兵甚至可能還不如那柄王者拂塵來得有用。
至于原因,主要還是怕拿出來用丟人。
眾人……,呵呵……。
對于陳軍的這種想法,如果放在葬帝星、紫微星上,被其他修士得知的話,恐怕要被無數(shù)人罵死。
圣兵都不要,那怕是殘破的,那也是珍貴無比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