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靈雨說道:“往前追溯上百年,也曾有滿蒙各族入主中原,但沒過多少年后,皆被漢人同化,自己本族反倒逐漸湮滅,當日鐵騎雄風不復。大歧世代逐水草而居,以游牧為生,中原之地確為花花世界,但其實并不適合大歧,竊以為國主對此當引以為戒?!?
黛螺思這時插言道:“長公主所言并非聳人聽聞,但是如果任由恒王朝占據中原,焉知你朝坐大之后不會西進吞并我大歧?”
趙靈雨看向黛螺思說道:“這位就是圣宮王女殿下吧,果然年紀雖小卻識見不凡,我來回答您的問題。”
“其一,開門見山地說,即便我朝得了中原,先要對付的也是靖王朝和文斕國的威脅,大歧所處或者群山連綿或者乃草原荒漠,我們既興趣不大也鞭長莫及?!?
“其二,大歧如果利用中原紛爭的同時向其他方向擴張,自可建立起廣闊的戰略縱深,再加上匈奴游騎之勇,并且不必固守一地,我朝想吞并大歧的說法,在本公主看來必然是舉步維艱、得不償失。”
“第三,退一步講,就算你我之間早晚會發生戰爭,那也要等到我朝統一并穩定中原局面之后才可,這個時間少則三五十年,多則不可預計。以我之見,怎么也是后一輩的事情了,我們現在何必操這么多心呢?”
黛螺思點點頭又搖搖頭:“公主所言甚是坦誠,前面的話我認為言之有理,但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考慮到以后的出路是我們這一代的責任,既在其位就不得不把眼光放的長遠一些,不能因為一時的小利而不顧及我大歧后代子民的生計乃至生死?!?
趙靈雨揚了揚眉說道:“那王女殿下以為如何才符合貴我雙方的長遠利益呢?”
黛螺思回道:“公主如此坦白,那我也就直言好了。恒朝想與周邊三國結盟,自然是考慮到以一己之力難以吃下塵朝。”
“想我大歧和塵朝在西峪關一線爭奪多年,誰也奈何不了誰,我們大可選擇袖手旁觀兩不參與,而是如你所說專注于向其他方向擴張,等中原之爭有了結果再做計議不遲?!?
“所以,僅僅數百里草原的土地人口對于我們來說實在是沒有太大的吸引力?!?
趙靈雨微微一笑說道:“王女說的也是。不過據我所知,大歧內部各民族混雜,可也說不上是堅若磐石,大歧想要揮軍開拓難免有所掣肘,而選擇和我們合作的話,只要作勢牽制住塵王朝西峪關守軍,就可唾手而得不小的地盤,何樂而不為呢?”
黛螺思也是笑笑說道:“長公主果然耳目靈通,我也不遮著掩著,大歧國內是有些宵小之輩跳梁小丑想要圖謀顛覆王庭統治,可我怎么也聽說恒王朝北邊的哈薩克族也是常年陳兵國境,對貴國虎視眈眈啊?難道貴國就不擔心一旦中原戰事曠日持久,哈薩克趁機發難嗎?”
兩女都是面帶微笑侃侃而談,實則話里話外處針鋒相對,暗含玄機。
趙靈雨見黛螺思言語上絲毫不落下風,轉而說道:“王女殿下明見萬里,那我換一個說法好了?!?
“縱觀當今大陸的形勢,塵王朝雖然地大物博,但連年對付周邊四國,征戰不休,國力已呈衰弱之勢,然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他們勝在規模和數量?!?
“南邊的靖王朝背靠大海,通過與海外往來通商獲取了不少先進的武具,他們的軍隊人數有限但裝備精良,長在武備和技術上?!?
“東邊的文斕歷史悠久,人文教化方面非他國所及,并且商業發達,目前雖然在軍隊戰力上略遜一籌,但這些年來一方面依靠財富積累不斷強軍,一方面透過文化輸出不斷增強影響力,國力蒸蒸日上。”
“我恒王朝盡管領土面積不大,但土地肥沃,糧食產量豐足,百姓衣食無缺,加上常年和哈薩克族作戰形成的強大武力,聲勢上并不弱于其他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