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一落,托住他們的水流不復存在,四人急墜而下,落入河中,卻只感到穿透了一層猶如實質的水波,并沒有任何濕意,很快就踩到了實地。
落腳之處,是和之前一模一樣的那座道觀的山門之前,四人抬腳走進山門。
進入的一剎那,華瀾庭但覺胸口空天青煙玉嗡嗡震動起來,其他三人似乎也都有反應,齊齊頓了一頓。
等踏入觀內,里面的靈氣比外面充沛許多,大家都覺神清氣爽。
中央天井對修為的壓制之力還在,但華瀾庭發現丹田氣血滾動,內丹丹華隱現,竟有了蠢蠢欲動之之勢,這是有了快要突破的跡象。
順勢運轉玄功行走全身,他向對面望去。
前方是座有三個門的牌樓,正中上方龍飛鳳舞幾行字跡,是《道德經》第一章的內容: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以目觀之,字跡忽隱忽現,忽遠忽近,引動體內靈力波動,似要破體而出,華瀾庭不敢再細看,四人都低頭垂目穿過中間的拱形門。
這時那個讓華瀾庭感到熟悉的聲音又再響起:“沉睡許久,終于有人來了。你四人可各尋一殿進去,機緣如何,各憑本事。”
四人相互望望,既來之則安之,雖然心下惴惴,還是分先后左右向內走去。
華瀾庭選了左側道路信步前行,兩三個盤繞后,途徑幾個殿堂,一眼瞥見側前方一處建筑前有一座神像。
神像右手握一管大筆,左手持一只墨斗,右腳金雞獨立,腳下踩著海中一條鰲魚的頭部,左腳揚起后踢,大腹便便。
這是魁星,寓意魁星踢斗、獨占鰲頭、滿腹經綸。
此乃文昌殿。
文昌帝君又稱梓潼帝君、文曲星、文星,為主宰功名、祿位之神,是古代學問、文章、科舉士子的守護神,上主三十三天仙籍,中主人間壽夭禍福,下主十八地獄輪回。
華瀾庭素喜文事,見之心下一動,決定就進這文昌殿了。
殿內,文昌帝君雍容慧顏,坐下駕白驢,左右分列天聾、地啞二個侍童,一個掌管文人錄運薄冊,一個手持文昌大印,取其能知者不能言,能言者不能知,不泄天機之意。
華瀾庭跪拜叩首,起身抬頭之后,卻見帝君和侍童的塑像已然隱去,眼前是一片肅殺的廣袤天地,有一人一獸正在捉對廝殺,不一時,那人被異獸咬中撕扯喪生,兵器法寶落下。
其后,不同的位置一一閃現出不同的畫面,有的是人獸搏殺,有的是修士之間的斗法,還有的是有人被各種天象異變或詭異地勢所吞噬,以及被種種幻象迷惑,最終爆體或力竭而亡,不一而足。
這些人隕落后的隨身武器、丹藥、書冊、靈器等寶物散落,并漸漸匯聚歸攏,形成一個個光團飄浮空中。
聲音響起:“這些是部分以往探險者死亡后留下的寶物,比起假析易觀中的那些只多不少,成色只高不低。”
“爾等既有緣來到崖邊,并且敢于舍身犯險跳下,就具備了獲取的資格。”
“然而,世間少有不勞不爭而獲之事,你們四人的修為將被壓制到同等水平,相互以各自的武技、術法、靈寶等斗力斗法,殺死其他三人獲勝者可任取其中十件。當然,這里的死亡并不會是真實的,無需擔心。”
“現在,請踏入光幕吧。”
片刻后,華瀾庭看到陳紙鳶、單天沖和丁修勤三人出現在光幕之內。
而他,腳步挪動數下,終是沒有再邁出。
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