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坐一殿辯法論道?”
了然答:“眾生皆有佛性,如能感化度化對方,豈不是更好?”
“要知道,辯論爭議的本身,有時候比爭辯的問題,更為重要。”
“老衲可以立場堅定地不同意你的觀點和作為,但老衲會誓死捍衛你表達觀點和踐行驗證的權利。”
易流年此時還不能完全理解,只好說道:“阿彌陀佛,大師慈悲。但是人家找上門來滋事,刻意侮辱,喊打喊殺,大師您卻一味忍讓,我看只會助長對方的囂張氣焰。”
了然合掌:“善哉善哉。早年寒山僧曾問拾得師——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厭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易流年猶豫道:“善惡未必有當世報,再過幾年,也可能壞人更加變本加厲了呢,而不是多行不義必自斃。”
了然繼續答說:“菩薩修行,有六門: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忍辱,不是讓人使勁憋著。因為憋著,就好像筑了一道堤壩,解決不了問題,反而容易潰堤。”
“佛說的忍,實際是化解之意,先無條件地接受,然后將其化于無形。”
“忍辱,表面上看是吃虧。其實,是在還債。”
“作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作惡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易流年窮追不舍,接著追問:“怎么化解?剛才如果不是瀾庭出面,人家已經鋼刀架在脖子上了。”
大師說:“小施主說得對。老衲雖然是吃素的,但菩薩垂眉,也有金剛怒目之時,本寺護法僧的功夫和護寺護殿大陣卻葷素不忌。”
“要是打不過怎么辦?”易流年打破砂鍋紋到底。
了然不急不躁:“佛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易流年沒詞兒了:“好吧,本人一貫崇敬犧牲奉獻精神。”
大師卻又笑了:“如此甚好,那你就去吧。反正老衲是一心只想歸向西方極樂世界凈土的,目前不是太打算入地獄。”
易流年徹底啞火。
陳履安笑道:“流年啊,論打機鋒你是說不過大師的。想當年,我也是折服在了形意和尚的禪宗公案開示下,這才皈依我佛、佛道雙修的。對了,大師,形意師徒兩個去哪里了?”
了然說:“形意師兄參的是苦禪,很少在寺內用飯,常會出去化齋化緣,按說這會兒子也該回來了。”
話音方落,猛聽得外面驚天動地的嘯聲響起,由遠及近,震耳欲聾。
眾人皆驚。
這聲音沛然如山崩地裂,不是人發得出來的。這是,自然之音。
這里是島,難不成,發生了海嘯?
大家急忙走出大殿觀看。
果不其然,這大清早的,天色突然間就黑云壓城,烏云如鉛,層層裹裹,躁動不已。
遠處有澎湃水聲轟然作響。
驚疑之下,眾人飛身上了寺外的小山頂上眺望。
一看之下,觸目驚心。
島外海面上,掀起了滔天的巨浪!
巨浪成排,連綿不絕,這么遠看去,估計也有數十丈之高,聲若奔雷,快速向海苔島推進而來。
“這不是自然海嘯,是有強大的海獸催動在作亂!”了然大師叫道。
說話間,巨浪就移動到了海岸邊上,山岳般地撲向了海邊陸上,一路摧枯拉朽,很快將近岸的房屋建筑淹沒。
隨后傳來的人們的叫喊呼救聲,很多人已經被卷進浪潮。
這時海苔島上的人都被驚動了,紛紛出來察看,驚叫聲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