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入睡前,王若離便拿出了那片艷紅楓葉,放在眼前仔細端詳,只見楓葉表面紋理分明,掌狀五裂,長十三公分左右,寬略大于長,其中三片最大的裂片具有少數突出的齒狀,基部為心形,乍看與普通的楓葉一般無二,只是色澤更為赤紅,更像是一塊裂開為五瓣的紅心。
這片楓葉無疑是那位神秘的白發老叟給自己的,看他的一言一行,似乎對自己并無惡意。
一念及此,王若離不由自嘲起來,人家想必是通天徹地的大能之輩,自己不過一個垂危的病少年,能有什么地方值得人家覬覦!
回想當時白發老叟提及自己身體孱弱,難以活過十八歲,莫非是白發老叟瞧著自己可憐,送給自己的禮物?難道這片紅楓葉對自己的身體有所助益?
王若離前后擺弄了紅楓葉大半個時辰,愣是瞧不出什么端倪,此葉非金非銀,非銅非鐵,更像是一片真正的楓樹葉。
難道需要特殊的開啟方式?心動不如行動,王若離挨個試了用水澆、用火烤、用酒淋、用土埋、用藥泡、用血滴……各種方法試遍,把本就體弱的王若離累得半死,可是這該死的紅楓葉,依然無動于衷,也無半點損壞,氣得王若離一甩手,直接將紅楓葉丟到墻根,合身躺到床上正想睡覺。
正在這時,被丟到墻腳的紅楓葉驟然放射出幾縷淡淡的紅光,原本想要閉眼睡覺的王若離一看,頓時來了精神,既興奮又好奇地走近墻邊,只是紅光漸漸消退,紅楓葉又恢復了平常。
王若離撿起紅楓葉,攤在手心,仔細端視,卻是看著紅楓葉似乎與之前仍舊沒有什么兩樣,不禁心里有點泄氣。
正待翻手放回桌上,瞥眼的當頭,忽然看到紅楓葉背面多了一大片密密麻麻的金色點點,拿到近前,依稀辨出似乎是些字跡,只是字體太小,全然看不清是些什么文字。
王若離找來凸鏡,一點一字地參鑒,前后拼湊出大概意思:“余,生于紅楓山腳小楓村,自小體弱,然家境寒微,父母雖辛勤勞作卻難付醫石。及至七歲那年秋天,時遇兩大仙派弟子于紅楓山附近爭斗,所施靈法殃及村莊,整個村莊頃刻間便化為烏有,尸骨無存。
余因在紅楓林中貪玩,躲過一劫,卻目睹山下的慘景。痛哭流涕之時,忽有一片紅楓樹葉自林中飛出,飄至余之身前。
之后,余流落江湖,四處行乞,飽嘗艱辛,直到一次被另一個乞丐壓在地上毒打,一時摸索懷中之物,掏到這片紅楓葉,也來不及細想就用它劃破了那乞丐的拳頭,竄起身來一下扎進了他的喉管,將那個乞丐殺死。
正是因為這一次的反抗,改變了余之一生。
原來殺生是開啟紅楓葉內空間的方法,而這片紅楓葉中所載便是之后數千年令人聞風喪膽的‘紅楓心經’,功法吸取生靈之血氣精元為己用,為世人所忌憚憎恨,稱其為‘紅楓邪經’。余憑借此部功法,修復體弱之困,開啟修煉之路。
其時世間修真流派紛雜,修仙、修魔、修佛、修妖等等,各有千秋,不甚云云,蓋因余修為越來越強,且性子多與大家子弟、門派后生不合,故而所修功法也多次遭受詬病污蔑,及至突破化元期,被數十門派大家的杰出子弟聯合圍攻,余透支本命之氣,運轉心經,大殺四方,斬草除
根,將圍攻的一百多人盡數斬殺。
此戰兇名昭著,雖震懾宵小,卻變成了舉世皆敵。
待到化靈成功,突破靈境,因之前多次透支力戰,傷及身體本源,樣貌已然垂垂老矣,人稱‘紅楓老魔’,那時余不過37歲。
后來,余遍游神元大陸,走訪歷練,結交各國英豪,也多次經歷生死困境。
修到煉神之后,余才知自小并非體弱,而是先天神魂太強,壓住了體脈,致使身體失衡,以致難以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