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內容,下周修,網首發!
王若離帶軍順利地剿滅了祁公、英公的叛軍。
正在處理降兵,投降的仙朝軍士,超過了一萬三千多人,加上地方軍校尉之上,王若離又抽調出了將近一萬五千人,打散到四個仙朝大軍部將里面,至于其他地方軍,全部交給了望南關守軍。
守將陶千出來迎了出來。
眾人寒暄過后,看著叛軍中軍位置,被王若離帶人沖殺的慘況,尤其見到王若離斬殺的兩公的首級。
陶千老臉并沒有喜色,而是對著王若離諄諄告誡:“末將雖然只是部將,但有一點不得不說,漓陽將軍打殺叛軍,無可厚非,但是對方雖然叛亂,但是到底是皇族子孫,我們為臣者,怎么能殺皇族子孫呢,這一點上,漓陽將軍實在不應該,有違臣子的本分。”
“哦,那若是照陶將軍的想法,對于這兩位敵首應該如何處理?”王若離覺得有些訝異,眼神怪異地看向陶千。
“這個自然是擒住叛亂的敵首,交由皇上發落,我們為臣者,乃是守分,怎能打殺皇子皇孫呢!”陶千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陶將軍之言,真是讓本將茅塞頓開。”王若離面色尷尬地笑了笑,心里卻是陰冷一片,“陶將軍對于皇室真是忠心不二,本將實在佩服。”
“哪里哪里,這都是為人臣子的本分。”陶千客氣地客套道。
“如今皇城告急,本將率部準備前往勤王。”王若離嘴角輕笑一聲,邀請道,“陶將軍忠心為朝,想必這樣的大事不會逃避吧?何不率軍一起前往?”
陶千看著不部下,經此大戰,只剩不到四千人,而且受傷頗多,面色有些猶豫。
“七王造反,大逆不道,身為臣子,豈能坐視不理,想必陶將軍跟本將一樣,憂心如焚,斷然不愿看到叛軍攻擊皇城,就算是戰死沙場,也要報答皇恩。”王若離一臉真誠,說得大義凜然。
“不錯,此等關鍵時節,斷然沒有退縮的道理,本將這就率部,隨著漓陽將軍前往皇城,定然不讓叛軍踏入皇城。”陶千被王若離這么一激,血氣一提,當口答應道。臉上決然,一副要報效朝廷的大無畏神情。
“太好了,陶將軍為朝廷效忠的精神,實在讓人大受鼓舞,此戰定要大敗叛軍,護我朝廷。”王若離一臉堅定地說道。
于是,王若離連同陶千部,將近七萬仙朝大軍,直奔皇城建康。
此時的建康,已被叛軍圍困了三日。
五位藩鎮王侯已經合兵一塊,兵力正盛,達到十四萬仙朝大軍。
本來皇城之中,還有十萬仙朝大軍,可是首日交戰,就折損過半,之后,不敢再戰,只得縮守皇城,等待勤王兵馬。
叛軍接應不怎么樣,連攻了三天,收效并不順利,遭到了城內的頑強抵抗。
隨著時間的推移,先后有數十股勤王軍隊前來,不過除了昨日剛到寧侯劉義符,其他路勤王的軍隊,一來就都被重兵所圍,被吃掉了。
嚇得寧侯根本不敢直道前往皇城,而是探聽到了漓陽將軍的到來,連忙率部而來。
王若離率部到來,引起了叛軍的高度重視,畢竟王若離的軍隊數量實在棘手,已經達到了叛軍的一半。
不像其他過來的援軍,都是一些不入流的地方軍,仙朝軍最多不過上萬。
當天傍晚,寧侯劉義符過來拜訪王若離。
寧侯帶來了五十萬地方軍,畢竟像他們這些封地的侯爵,雖然地位高于封號將軍,但是所掌兵馬不一樣啊,像王若離這種,掌握的可是仙朝大軍。
一同行軍跟隨而來的,還有劉義符的一兒一女,劉子機和劉子檸。
兩人也都是很意外,當初認識的這個李弱先生,如今,竟然已經成為了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