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他們引入了阿里這家公司,才將競爭對手騰訊微博死死壓住。
坐在對面的那個年輕老板,原來真正的目的是背后的阿里。
“蘇總,你們可是騰訊系的。在未來數年可以預見的時間里,阿里系和騰訊系的對砍都將非常激烈啊。您這么做,不怕企鵝的那位馬總心里有想法?”
蘇總聽后,聳了聳肩淡然一笑“曹總,京東也是騰訊系吧?”
曹偉微楞了一下后,回道“是的,他們應該也算?!?
“雖然想想現實中不太可能,但我不妨也假設一下,如果京東和阿里合作了,騰訊那邊會有異議嗎?”
“這……”曹偉微皺著眉頭,回道,“以京東的體量,他們有著很大的自主權,騰訊那邊不可能干涉太多。雖然說京東屬于騰訊系,但兩家公司的地位應該是相對平等的?!?
“當然……”他稍作停頓,繼續說道,“以這兩家公司的關系,不太可能有合作,這是現實。”
“對,其實商場就是這樣,小公司死抱大腿,而那些真正有實力的大公司,可以根據市場情況的變化,隨時在盟友和競爭對手之間不斷切換,而所追求的無非就是利益的最大化?!?
有時候公司的掌舵人和背后的投資股東之間的利益并不一致。
比如這一次,對于蘇澤而言引入新浪微博,以及背后的阿里是最好的選擇,而對于投資人騰訊而言,自己介入才能利益更大化。
至于最后,誰更強勢,誰才能走到身后。
蘇澤的姿態已經很明顯了。
我的公司我說了算,不會因為自己是騰訊系,而畏首畏尾。
“蘇總覺得自己的公司已經走到了這個‘經營自主、決策自由’的階段了?”曹偉問道。
“應該快了吧。”蘇澤模棱兩可地回道。
就像普通人夢寐以求希望能夠獲得“財務自由”一樣,對于一家公司,尤其是經過融資的公司而言,“經營自主、決策自由”是掌舵人夢寐以求的。
比如老馬和他的阿里,都要絞盡腦汁、不惜花費重金從雅虎那里回購股份一樣。
蘇澤認為當自己拿出最后的殺手锏“抖音”時,也有了去爭取“經營自主、決策自由”的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