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鼓轟鳴,狼煙滾滾。
趙嘉臉色狂變,校場內五千女卒,臉上也都露出緊張之色。
趙嘉抵達顧邑后,為了防備燕軍渡河,在各個適應渡河地段,都修建有烽火臺。
按照趙嘉吩咐,燕軍從哪個地方渡河,哪個位置的烽火臺就會燃起狼煙。
如今,十數個烽火臺都狼煙滾滾。
那也就代表著,燕軍至少兵分十數路進行渡河,想要登上寇水西岸。
這種態(tài)勢,是趙嘉最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吹號,整軍,備戰(zhàn)!”
“都尉司馬尚,速速集結先登營,準備死戰(zhàn)!”
面臨燕軍大舉來攻,趙嘉沒有絲毫拖泥帶水,領著親衛(wèi)以及眾多將校,風風火火朝著城門處趕去。
隨著狼煙以及戰(zhàn)鼓聲的響起,整個顧邑城內,頓時變得緊張起來。
所有人都知道,大戰(zhàn)爆發(fā)了。
城墻上,趙嘉手搭涼棚,凝視狼煙升起的位置,等待著傳令兵前來匯報信息。
“啟稟公子,燕軍兵分十五路,每路兵馬約有兩萬,有渡河跡象。”
沒過多久,傳令兵就風風火火趕來。
趙嘉雖早有預料,不過聽到傳令兵匯報以后,仍舊倒吸了口冷氣。
燕軍不動則已,動則如同雷霆萬鈞,想要一鼓作氣登臨寇水西岸。
顧邑兵馬只有兩萬。
其中精壯男子才兩余人,大多都老人、婦女,以及十二三歲的少年。
如果燕軍集中兵力渡河,趙嘉還能仰仗地利,對燕軍進行狙擊。
可是在現(xiàn)在,燕軍兵分十五路渡河,趙嘉根本沒有那么多士卒,分兵把守。
只要燕軍某路兵馬渡過寇水,就會在寇水西岸站住跟腳,其余兵馬縱然受阻,也能返回從那個地方渡河。
可以說,栗腹這是仗著自己兵多優(yōu)勢,使用的堂堂正正之陽謀。
如此一來,趙嘉想要依仗寇水阻攔燕軍的想法,必將以失敗告終。
洶涌澎湃的寇水,對兵力龐大的燕軍而言,根本起到不絲毫抵擋作用。
“公子,先登營已經集結完畢。”
就在趙嘉凝眉思索對策的時候,司馬尚卻是風急火燎趕來,臉上滿是憂色。
趙嘉能夠看出來的問題,司馬尚自然也能看出來。
“公子,燕軍分兵渡河,當如何應對?”
趙嘉盯著司馬尚,反問道:“汝可有破敵良策?”
司馬尚沉吟半晌,道:“栗腹用兵謹慎,這段時間除了穩(wěn)固新所得之地以外,就是下令三軍打造船只以及攻城器械。”
“栗腹不動則已,動則以勢壓人,堂堂正正。”
“城內只有兩萬兵馬,且戰(zhàn)力堪憂,若分兵把守燕軍各個渡河點,恐怕反而會被敵軍各個擊破。”
“為今之計,只能放棄寇水防線,將兵馬全都調回城內,死守顧邑。”
司馬尚的建議,中規(guī)中矩。
顧邑兩萬人馬,無論如何也不能全部派出去抵擋燕軍,至少要留下三千守軍。
減去三千,假如將剩余一萬七千人分成十五路,每路阻擊燕軍者只有千余人。
如果這些人馬都是趙國精銳能戰(zhàn)之士,縱然只有千余人,也能仰仗寇水地利,給渡河燕軍造成極大麻煩。
可惜的是,顧邑城中守軍皆為老弱婦孺,戰(zhàn)斗力堪憂。
如果讓他們依仗城墻抵御燕軍,還能有所作為,真要在河畔抵擋燕軍,甚至可能反被燕軍逐個擊潰。
“面對只有區(qū)區(qū)兩萬老弱駐守的顧邑,栗腹依然如此小心翼翼。”
“未來的戰(zhàn)局,仍舊無比艱難啊。”
此時的趙嘉,其實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