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看著趙嘉那逐漸遠去的背影,臉色卻是無比復雜。
假如將河東南部秦民遷往申岐之地,由于兩地都歸屬于河東,再加上距離不遠,遷徙壓力可能會小一些。
可是如今,趙嘉卻準備將秦民遷往燕、齊兩國,路途遙遠,想必絕大多數秦民都會有抵觸心理。
秦國民風彪悍,律法嚴苛,上至官吏下至百姓,反抗遷徙者恐怕都不在少數,彼時河東南部定然血流成河。
若再加上長途遷徙死在路中的百姓,此番遷徙之舉,六十萬秦民能夠存活三分之二都已經很不錯了。
王翦雖然被迫投奔趙嘉,終究乃是生土長之秦人,心中多少還是有些不忍。
只不過,王翦深諳為臣之道,知曉什么事情能勸,什么事情不能勸,此番真要位那些河東秦民求情,縱然趙嘉會打消這個心思,恐怕王翦日后想要再得到趙嘉信任,就難如登天了。
“秦國負我在先,既然宗族俱滅,從此我便為趙人!”
風吹過,王翦感覺到了些許涼意,下意識抬頭望了望天色。
“踏踏踏!”
戰馬奔騰,鐵騎縱橫,短短五日時間,三萬趙國鐵騎已經沿著汾水南下抵達雕陰。
“君上,繼續往南恐怕不會那么容易了。”
王翦看著遠處那廣袤的農田,略顯擔憂的說道。
上郡北方固然地廣人稀,還多荒漠、隔壁,屢受外族襲擾,無比蕭條,可是南方卻被秦國經營多年,人口密集,富庶無比,洛水河畔更是產糧之地。
上郡南方算得上是秦國腹地,人口數量甚至不在河東郡之下。
“秦國主力都被八十萬聯軍所吸引,恐怕根本沒有料到吾等會繞道上郡,哪怕我軍進入上郡以后被發現,以騎兵之行軍速度,秦人亦不可能太快組織起軍隊進行防御。”
“傳我軍令,二十騎為一隊,派出百隊作為斥候四處偵查!”
“大軍無需管沿途城池,直接繞過城池繼續南下,缺糧了就在村落中借糧,不得強攻城池、鄔堡!”
對于眼下遇到的狀況,趙嘉早就有所預料。
既然決定發揮出騎兵優勢,哪怕四周都有秦國村落,趙嘉亦絲毫不懼。
“君上,此去咸陽有兩條路。”
“其一,按照原計劃往東南繞道蒲坂,再沿著河水西進,這條道路雖然好走,沿途卻有不少秦國重城,恐有大量秦兵把守。”
“其二,乃是朝西南而去直撲咸陽,只是需要翻越北山,只是北山乃咸陽北方門戶,那里道路狹窄難行,非常不適合騎兵行軍!”
趙嘉聞言,卻是眉頭微皺。
從北山直撲咸陽,自然是條捷徑,奈何北山太過難行,若趙嘉選擇這條路,秦國只需在北山沿途派遣兩千秦軍把守,就能將趙嘉等人拒之門外。
況且那里人煙稀少,想要借糧也不容易。
只是思量半晌,趙嘉就否決了從北山直撲咸陽這條路。
然而繞道蒲坂,如今也是危險無比。
按照原計劃,假如秦軍主力與聯軍在兩周之地交戰,距離蒲坂非常遠,趙嘉根本不擔心被攔截的問題。
可是如今,秦軍為了避免重大傷亡,居然撤退到了函谷關據險而守。
要知道,函谷關距離蒲坂只有兩百余里,若趙嘉從那里經過,很可能會被秦軍斷了后路,繼而被困死在秦地。
趙嘉現在可是孤軍深入,稍有不慎都會全軍覆沒,只能謹慎再三。
只不過,趙嘉此時也深刻感覺到,孤軍深入敵軍腹地,哪怕是來去自如的騎兵,也并非簡單之事。
想要憑借這三萬騎兵攻破咸陽,難如登天。
好在趙嘉從一開始,對于攻破咸陽就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