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好!諸天氣蕩蕩,我道日興隆!
卻說三皇五帝中最后一位人族大帝大禹的兒子啟創建夏朝廢除了禪讓制,改為世襲制,之后又因為夏朝最后君主桀時,國家陷于水深火熱之中夏王室內政不修,外患不斷,德政衰敗,民不聊生,危機四伏。而夏桀不思改革,驕奢自咨,筑傾宮、飾瑤臺、作瓊室、立玉門,下令在庭院的樹上掛上肉食,稱作肉林,又在庭院中挖個大池,內中灌滿美酒,稱作酒池
每逢他與寵妃妹喜登上傾宮,就命令三千宮女一齊起舞舞得累了就讓宮女們到肉林中摘取肉食,趴在池中痛飲。那妹喜還說“裂帛的聲音,清脆無比,十分悅耳”夏桀便命令每天要人民進貢一百匹帛,叫力大的宮女天天撕裂給妹喜聽。夏桀與寵妃妹喜日夜歌舞升平寵信佞臣,殘害忠良,以至于諸侯不來朝賀,天怒人怨。
最終被商朝開國帝君成湯率領天下諸侯,起兵打敗夏桀于鳴條之野,一舉滅夏。由于成湯以武力滅夏,打破國王永定的說法,從此天朝歷代王朝皆如此迭,因而史稱“商湯革命”
而當今之世,商朝國君帝乙生有三子長子曰微子啟;次子曰微子衍;三子曰壽王。
因為有一日,帝乙游于御園,領眾文武玩賞牡丹,因飛云閣塌了一梁。壽王托梁換柱,力大無比;于是首相商容、上大夫梅伯、趙啟等上本建議立其為東宮,于是最后立季子壽王為太子。
后來帝乙在位三十年而崩,托孤于太師聞仲,隨后立壽王為天子。名曰紂王,都城為朝歌。文臣有太師聞仲,武臣有鎮國武成王黃飛虎;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國。中宮原配皇后姜氏,西宮妃黃氏,馨慶宮妃楊氏;三宮后妃,盡皆德性貞靜,柔和賢淑。
紂王作享太平,萬民樂業,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賓服,八百鎮諸侯盡朝于商。
有四路大諸侯率領八百小諸侯,東伯侯姜桓楚,居于東魯,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每一鎮諸侯領二百鎮小諸侯,共八百鎮諸侯屬商。
紂王七年,春二月,有戰報急到朝歌,原來是反了北海七十二路諸侯袁福通等,太師聞仲奉敕開始北征。
而眾人不知道聞太師此去卻是多年不得回歸,袁福通府中一胖的修士正高坐上座,品著香茗,和袁福通商議一些隱秘事情。
且說蓬萊仙島中,李元身處于一片虛空浮離之島上,觀看著遠處的蓬萊的仙山美景,浮云繞高山,仙鶴游碧天,遠處的盡頭則是一輪夕陽紅日,一切是那么的平靜自然,這難得的平靜,充實在李元的心中,讓他感覺很是舒適。
這時只見造化道人走了出來,恭敬的對著李元說道“啟稟師尊,明日正是三月十五。女媧娘娘圣誕之辰。人族帝王欲前往女媧宮降香。師尊乃是人族圣師,也在參拜之列。”
三月十五乃是人族圣母女媧娘娘的誕辰,看到這里各位看官便要問了,那女媧娘娘得道于鴻蒙,鴻蒙之中不計年,如何得知女媧娘娘的誕辰?卻是因為天皇之時,女媧娘娘曾經降下法身,與那轉世的伏羲成就人婚,而那日正是三月十五,人們為了祭拜女媧娘娘,便將三月十五當做她的誕辰。
李元一聽,知道自己等了多年,終于等到紂王參拜女媧了。自己前些時日讓造化道人在紂王降香之日告訴自己,也是因此。李元要看看,這紂王如何敢對那圣母女媧娘娘無禮,到底是色迷心竅,還是其中另有隱情。
“你且留在山中,為師去趟朝歌。”說完便化作一縷清氣,消散在了虛空之中。
且說這一日,紂王早朝登殿,設聚文武。
天子問當駕官“有奏章出班,無事朝散。”話還未說完,就見右班中一人出班,俯伏金階,高擎牙籠,山呼稱臣“臣商容身為宰相,執掌朝綱,有事不敢不奏。明日乃三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