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好!諸天氣蕩蕩,我道日興隆!
此時天上北斗星辰驟然大亮,光華灼灼,一道星光垂落,炸響云海,形成一道震天雷霆。眾人只聞一聲響亮,霹靂交加,震動山河天地。
須臾云散雨收。日色當空,眾人出林。文王在馬上渾身雨濕,仰空長嘆道“云過生將,將星現出;你們給我把將星尋來。”眾人不敢違命,只得四下里尋覓;正尋之間,只聽得古道旁好像一孩子哭泣聲音。眾人連忙跑去,向前一看,果然是個孩子。眾人將這孩兒抱來遞給姬昌。姬昌一看,好個孩子,面如桃蓖,眼有光華。
姬昌大喜,暗想“我早就推算自己一生該有百子,到今天為止有兒九十九人;當此天數,該得此兒,正成百子之數。真是喜事天降!”
只是自己此去朝歌,福禍難料,如何能養得這孩子,正要吩咐隨從將孩子帶回西岐,不想一道人現出身來。
只見道人現出身形來,只見這道人豐姿清秀,相貌希奇,道家風味異常,寬袍大袖,有飄然出世之表。怎見得有詩贊曰“頭戴青紗一字巾,腦後兩帶飄雙葉;額前叁點按叁光,腦後兩圈分日月。道袍翡翠按陰陽,腰下鞭帶王母結。腳登一對踏云鞋,夜晚閑行星斗怯;上山虎伏地埃塵,下海蛟龍行跪接。面如傅粉一般同,似丹砂一點血”。
云中子向馬前打稽道“君侯貧道稽了。”姬昌乃是鐘鳴鼎食之家,又學有玄門遁甲,太乙紫薇斗術,對玄門眾人亦是了解一二,哪里敢怠慢,慌忙下馬答禮,言道“不才姬昌失禮了!請仙長是何方神圣。來此有何要事?愿聞其詳。”
那道人答道“貧道是終南山玉柱洞煉氣士云中子是也。方才兩過雷鳴,將星出現;貧道不辭千里而來,尋訪將星。今日一睹尊顏,貧道幸甚。”
姬昌聽罷,急忙行禮拜道“敢問仙長可是闡教圣人門下弟子云中子大仙?”。
云中子笑道“不錯,正是貧道。”姬昌聞言,恭敬行禮道“果然是有道全真!”隨即命左右將孩子遞與云中子。
云中子接過,對姬昌言道“賢侯!貧道今將此兒帶上終南,以為徒弟;待賢侯回歸之日,還與賢侯。不知賢侯意下如何?”姬昌一陣猶豫,只是此時別無他法,不放心道“帶去倒是不妨,只是日后相會,以何名為證?”云中子想了一想,抬起頭對姬昌言道“電過現身,以雷震為名便是了。”
姬昌滿意地點點頭,云中子告辭,抱雷震子回終南山而去。
且說昆侖山玉虛宮中元始天尊依舊安坐八寶云光座,旁邊立有一桿旗,灰嚎嚎的。看不透徹,有上古神文鐫亥有“封神榜”三個大字,旁邊案幾之上有一紫檀木架,端端正正的放有一木鞭。長三尺五寸六分,有二十六節。每一節有四道符印,共八十四道符印,正是“打神鞭”此鞭專打八部正神,但是只打的神,打不得仙,打不得人。
在云中子收了雷震子之后,元始天尊寄托虛空的圣人神念頓時察覺,睜開鳳目,半響之后,拿起三寶如意一敲法座,叮咚清脆仙音傳出,不時白鶴童兒入得殿來,元始天尊取出一寶盒,遞給白鶴童子,囑咐道“你且去乾元山金光洞見你太乙師叔,將此物教給他即可。”
白鶴童子領命而去,一出昆侖山搖身一晃,變成一只通體雪白的仙鶴。長喙之中銜著一木匣,直往乾元山而來。太乙真人正在乾元山采藥,不料一白鶴飛落,在眼前化作一唇紅齒白、明眸皓齒的挽髻道童,真人大奇,問道“白鶴童兒。你不在昆侖山玉虛宮伺候老師,來此干嗎?”
白鶴童子哪里敢擺譜,連忙俯腰答道“弟子不敢偷懶,卻是師祖傳下法旨,命弟子給師叔送來一物。”說著,從懷間取出一紫檀木盒。而后一稽,化作白鶴翱翔而去。太乙真人拿著寶盒回到金光洞,來到供奉元始天尊的玉像面前,朝元始天尊一拜。揭開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