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好!諸天氣蕩蕩,我道日興隆!
聞太師聽得此言,心中大怒,三目交輝。只急得當中那一只神目睜開,白光現尺馀遠近,身上氣勢猶如雷霆閃動,震蕩九霄,怒喝一聲“執殿官鳴鐘鼓請駕,吾要前往面見陛下。”
話說紂王自取比干心作湯,療妲己之疾,一時全愈,正在臺上溫存。當駕官啟奏“九間殿鳴鐘鼓,乃聞太師還朝,請駕登殿。”
紂王聞言,心中一跳,要說天下百官,紂王最怕的便是自己這個師傅,如果不是聞太師多年不在朝歌,怕是紂王也犯不下這么多的罪過,如今聽聞聞太師還朝,紂王心里第一反應就是完了,默然不語,半晌,傳旨道“排鑾輿臨軒。”
卻說九間殿內,聞太師一臉剛毅,上前說道“啟稟陛下,臣太師聞仲有事起奏,今陛下繼承大統,當行仁義,普施恩澤,愛惜軍民,禮文敬武,順天和地;則社稷奠安,生民樂業。豈意陛下近淫酒,親奸倭,忘恩愛,將皇后炮手剜睛,殺子嗣自剪其后。此皆無道之君所行,自取滅亡之禍。臣貢陛下痛改前非,行仁與義,速遠小人,日近君子。庶幾社稷奠安,萬民欽服、天心效數順,國祚靈長,風和雨順,天下享承平之福矣。臣帶罪冒犯天顏,條陳開列於後
笫一件拆鹿臺,安民心不亂。第二件廢炮烙,使諫臣盡忠。第三件填蠆盆,宮患自安。第四件填酒池,拔肉林,掩諸侯謗議。第五件貶妲己,別立正宮,自無蠱惑。第六件斬費仲、尤渾,快人心以警不肖。第七件開倉廩,賑民饑饉。第八件遣使命,招安東南。第九件訪遺賢于山澤。第十件大開言路,使天下無壅塞之蔽。”
聽聞聞太師之言,紂王默默不語,最終應下其中七件,但涉及鹿臺、費仲尤渾和妲己這三條,紂王不答應,聞太師也謹記君臣之別,也不能過分逼迫,只得按捺下心思,計劃徐徐圖之。
卻說聞太師還朝,成湯氣運頓時一陣猛漲,只見忠良清氣環繞不散,八百諸侯臣服于此,若是長此以往,怕是八百諸侯氣運倒灌商都,怕是商朝洗盡鉛華,重煥生機也尚未可知。
結果計劃趕不上變化,天下興,好事行;天下亡,禍胎降。太師剛剛上了陳條,不防東海又反了平靈王。
聞太師只得再度領兵出征,卻是高興壞了懶散慣了的紂王,恨不得太師即刻啟程。
太師啟程征北海,紂王就又開始紙醉金迷的逍遙快活日子放心咨樂。一無忌憚。
且說在姜子牙逃往西岐之后,這西伯侯姬昌長子伯邑考和次子姬發在姬昌走后,管理西岐上下事物,只是如今姬昌被困讓西岐眾人心中總是有些郁郁不安,兄弟二人卻是商量該由誰去朝歌看望姬昌。
只是兄弟二人互不相讓,最終伯邑考說服了姬發,帶領上大夫散宜生同往朝歌。
三日之后,姬發同文武官九十八弟,在十里長亭伐別。伯邑考與眾人飲酒作別,一路前行,揚鞭縱馬;過了些紅杏芳林,行無限柳陰古道。
伯邑考與從人一具行至汜水關,再過五關來到澠池縣,渡黃河至孟津。進了朝歌城皇華官驛安下。
當夜,伯邑考面見費仲尤渾二人,獻上西歧鎮國三寶,說明來意,兩人滿口答應。
而上大夫散宜生將隨身攜帶的明珠,白璧,彩緞,表里,黃金,玉帶,其禮二分,一分差太顛送費仲,一分差閣天送尤渾。讓二人在早朝替姬昌美言幾句。
第二日,紂王得到比干稟報。宣姬發覲見,獻上西歧鎮國三寶,分別是七香車、醒酒氈和白面猿猴。
七香車乃軒轅皇帝破蚩尤於北海。遺下此車。若人坐上面,不用推引,欲東則東,欲西則西,乃世傳之寶也。
醒酒氈,倘人醉酷面,臥此氈上。不消時刻即醒。
白面猿猴雖是畜類,善會叁千小曲,八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