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能找到這本,有一本我要一本,價錢好商量。”
只見那不像一本書,更像是一本筆記,紙頁有點發黃,好像還被淋過雨,墨跡有點發散,怎么看都是一本有“故事”的書。
費奇的嘴巴確實有點毒“這玩意,不會是你自己搞出來的吧?”
攤主頓時不高興了,這有點侮辱人呀!你可以說我售假,但不能說我造假呀!性質不一樣的。
“我能寫出這種字,還擺什么攤?”
胡楊看了幾眼,書里面的文字,確實是手寫的,但書法也就那樣,沒有特別出色。當然,對寫字跟鬼畫符一樣的人來說,的確是好字了。
“怎么樣?不錯吧?絕對找不出第二本的,我看跟你們投緣,五百元給你們好了。”攤主一臉便宜你們了的表情。
“古玩的套路話我算是學得七七八八了,做個朋友、跟你投緣,后面大家跟上。”
“祖傳的寶貝!”
“虧本賺吆喝!”
“今天剛開張,便宜給你們。”
……
“哈哈!你們要笑死我嗎?”
直播間的朋友們馬上把攤主的一些臺詞總結,列出來,蠻有意思的。
但剛才攤主那句話,確實戳中了大家的笑點,讓大家想起某部電影老乞丐拿出好幾本武功秘籍,騙小孩子買糖錢的那句話。
胡楊搖頭“不怎么樣。”
這么不給面子嗎?攤主臉龐抽搐了一下。
費奇又拿起一本比巴掌大一點的書“這種書,我小的時候還看過,挺幼稚的。”
那是連環畫,也叫小人書、公仔書,情節比較簡單,通俗易懂。本來,就是給小孩子看的,能有多高深?
“《三毛流浪記》我小的時候是看電視,挺搞笑的,但現在笑不出來。”華仔看了眼那本書,封面是《三毛流浪記》幾個字,還有配圖。
“這種書,是不是國外傳進來的?”費奇問道。
他知道,這種書叫連環畫,這種名稱,似乎也是國外叫的吧?
胡楊解釋“倒不是,這種書在我國古代很早就萌芽,到了宋朝的時候,印刷術成熟,這種書也逐漸成型。明清時期,流行過一段時間,但真正的繁榮期,應該是建國之后。
說句不好聽的,我們國家玩印刷的時候,國外的人還在用鵝毛筆寫字呢!”
攤主找準時機,插進來一句話“就是呀!這一本,少說也有百年歷史了吧?”
話一出,瞬間冷場!
老板,您這是在搞笑吧?《三毛流浪記》從被編出來到現在,滿打滿算,都還沒百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