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畫工。”胡楊說道。
據他所知,嘉靖時期御窯瓷器燒制數量十分龐大,據統計生產的瓷器在一百余萬件以上,御窯的選瓷制度一般采取優中選優的淘汰法,稍微有所瑕疵就要打碎填埋,真實的瓷器生產總數難以計數。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哪怕是今天,產量上百萬的公司,也絕對恐怖,現在,月售幾十萬的一款手機,都可以稱得上爆款。
這其實,和當時的歷史環境有關。
大明至嘉靖萬歷二朝,國力漸竭,政績乏善可陳,文藝未見大興,但江西景德鎮瓷藝及供御各作,不乏巧思創新,遠超成化嗣后諸朝。
嘉萬二朝,經濟興旺,宦人掌權、百官富貴、商賈顯榮,生活豐足,便搜求佳瓷珍藝等豪侈之品。宮廷貴,更泛奢華之風,造就明末工藝之夕照回光,猶如暮霞散綺,曇花一綻。
此外,神仙的圖案,也很符合當時的潮流。
嘉靖帝篤信道家之說,沉迷法術丹藥,深信可得長生多子,是以道觀修建、法會儀典,凡與道家相關者,毫不吝嗇,飾金綴珠、焚龍涎香,極盡奢華。
“這件瓷瓶,花了六百多萬?”胡楊忍不住問。
何思穎驚訝“猜得很準呀!一百萬美元左右,六百多萬人民幣。我聽鑒定專家說,這寶貝放在明朝,也是萬里挑一的精品。”
胡楊笑了笑,在嘉靖年代,萬里挑一其實不算什么,畢竟那時候瓷器燒制得實在是太多了。
“除了這件群仙祝壽圖葫蘆瓶,沒有其他準備了嗎?”胡楊又問。
嗯?這話,什么意思?
“想說什么?”何思穎忍不住問。
胡楊如實道“你這件瓷瓶有點妖氣,還是想辦法搞一件其他的吧!誰蠱惑你買的?下次遇到,打他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