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真正能逗他開心的,是幾個小家伙。
小家伙們,奶聲奶氣地祝壽,還跟太公討要吃的,那場面確實很溫馨。
接著是二姐何思穎,這妞有點吃醋,以前爺爺也很疼她,現在有了下一輩,愛好像都轉移到下一代去了。
送上壽禮的時候,她還坦白,自己被人騙了,買了一件贗品。
老人樂呵呵笑道“在爺爺心里,它比真的還好。你這丫頭,在國外野瘋了。現在回國,那是最好。爺爺要見你一面,也容易些。”
實際上,剛回來的時候,這丫頭就給他一套唐裝,是專門找人訂做的。在老人心里,那其實就是壽禮了。
何思謙的軍功勛章,也讓老爺子樂開懷,鼓勵道“干得好,繼續努力。”
胡楊還沒說話,就被老爺子笑罵“你這猴子,多久沒有來看我這老頭子了?小穎在國外能理解,但你小子沒出國呀!”
胡楊有點尷尬,確實有點不應該,所以也很光棍認錯“何爺爺,咱以后一定每個月來報道。祝何爺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規規矩矩的臺詞,沒有一點新意,但老人卻很開心。
“你呀!得趕緊找個老婆,給你老胡家開枝散葉,你爸是一根獨苗,你也是,這可不行。我地下的那位老伙計不安心呀!捉緊時間,不要讓你何爺爺我走之前都喝不到老胡家下一代的滿月酒。”
這話,立即被后輩們責怪,今天這日子,說那些話干什么?肯定要長命百歲的。
“爺爺,您放心,我的姐妹可不少呢!”何思穎說道。說完,還瞪了一眼胡楊,好像全都是胡楊的錯,就不能帶個女孩子過來?
何老打開長盒子,從里面拿出一卷軸,展開。
他老人家也是練過毛筆字的,一看上面的書法,欣賞起來,蘇東坡的作品吧?這小子,弄到手,花了不少力氣吧?真是有心了。
旁邊的老人,已經瞪大眼睛“《李白仙詩卷》,這不是在日本的嗎?你怎么弄到手的?”
說完,再次驚疑“不對!不是那一幅。奇怪,這是誰寫的?這書法的造詣,幾乎達到蘇軾的水準,國內誰有這份功底?”
胡楊并不知道,眼前的這位老人唐宗,本身就是省書法協會的會長,在國內,書法造詣屬于頂尖的那一批人,國內的書法大佬,他都認識,但沒聽說誰這么厲害呀!能模仿到這種地步,簡直匪夷所思。
要模仿字形其實不難,但你要將那種意境模仿出來,千難萬難。至少,他是做不到的。
《李白仙詩卷》,是蘇軾書於五十八歲時寫的,其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上面是兩首詩,觀其書法,第一首靈秀清妍,姿致翩翩,后十句漸入奇境,變化多端,神妙莫測。第二首馳騁縱逸,純以神行人書合一,仙氣飄渺,心隨書走,非復人間之世矣。
蘇軾的很多作品因注重創造意識,透過它們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可以多少領會到作者的苦心孤詣,換句話說,是露出了刀劈斧鑿之痕的。那線條的優雅,行氣的從容,章法的疏密有致,給人一種精美絕倫之感。
這幅作品,是蘇軾晚年的神作,可以說是詩書合一的杰作。自古到今,能寫出這作品的人,不到一個巴掌之數。
武俠里面,劍客的最高境界,就是人劍合一。
而在書法上,也有這種說法,就是人書合一。眼前的這幅作品,無疑就達到了這種境界。也正是這樣,才讓唐老如此吃驚。
唐老細細體會書法中的意境,有些難以自拔。
他感覺,筆墨隨著情感的宣洩,達到了非常流暢的“共振”狀態。古人與今人,詩意與筆墨已經渾然一體。
這種書法,絕對不是國內他熟悉的那幾位寫出來的。
再說,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