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發現,那塊碑有半張報紙大小,兩面都刻滿了字體。
看到上面的內容,有人忍不住皺眉,竟然是歌頌曹操功績的一面石碑。
曹操,大家肯定不陌生呀!
在三國演義里面,這位可是鼎鼎有名的大奸雄。
然而,歷史上,曹操不像演義里面說得那么不堪。實際上,曹操是個很厲害的人物,人品也都算不錯的。
而他死了之后,他的墓地一直都為后世津津樂道,什么七十二疑冢之類,說得有板有眼。
可不得不說,曹操的墓,在這將近兩千年來,確實還沒讓人找到。
疑冢,即是為迷惑人而虛設的墳墓,也是最普通的反盜墓方式,即隱蔽墓址,使盜墓者不知其處。據說先古陵墓不封不樹,不在地面設置突出的標識,其主要出發點之一,就是防止盜掘。
漢末三國時期盜墓現象的嚴重,致使種種反盜墓的形式中,曾經出現了所謂“疑冢““虛墓“即以真假墓葬迷惑盜墓者的情形。其中,以曹操所設置的“疑冢“最為著名。
曹操設置疑冢的主要目的,當然是為了防止盜墓。但也可能與其生前一貫多疑的性格有關。曹操生性多疑的性格,在其死后也得到了體現。
傳說在曹操安葬的那一天,鄴城的所有城門全部打開,72具棺材,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同時從城門抬出。從此,一個千古之謎也隨之懸設。
難道……
眼前這兩個人,挖到了曹操的墓?或者說挖到了曹操的疑冢?
這就很值得深思了。
可事實上,曹操的墓沒什么了不起的,挖掘的價值不高。之所以變成傳奇,是因為疑冢多,一直沒找到真正的墓。
史料顯示,由于喪葬從簡,過了沒幾年,曹操墓上的祭殿就毀壞了。沒有隨葬金玉器物,也不為盜墓者所重視,再加上沒有封土建陵,沒有植樹,幾個朝代之后,曹操墓所在便無人知曉了。
不過,這些史料可不可靠,那就不知道了。
“喂!看夠了嗎?”其中一個人不耐煩起來。
他們沒注意到,胡楊還在直播,否則,就可能不是不耐煩,而是要打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