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東西是元朝的?古代的令牌嗎?”大叔忍不住問。
胡楊點頭:“東西確實是元朝的,準確說,應該是元朝早期的符牌。”
符牌是中國古代社會統治者治理國家時采用的一種通訊技術手段,同時也是各級官員的身份證明。
胡楊告訴大家,我國古代社會使用過的符牌可謂多種多樣,以符牌的不同屬性劃分可以得到不同用途的符牌種類。
如按符牌的材質劃分有金牌、銀牌、玉牌等;按符牌的形制分有虎符、魚符、龜符等;按符牌的形狀劃分有長形牌、圓牌、方牌等。
按作用,符牌的使用領域有象征職位級別的腰牌、節制兵馬的兵符、守衛皇城安全的門符、用于信息傳遞的信牌、用于交通管理的驛符等等。
符牌在中國古代社會的政治、經濟、軍事等諸多領域的管理中一直擔任著重要的角色。
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里,無論是朝代的改頭換面還是政權的更迭興替,符牌以其特有的憑信功能始終作用于國家機器的運行之中,千百年來對符牌的使用合管理構成了我國古代封建社會國家管理制度體系的重要內容。
“在中國歷代封建王朝中,元代版圖最為遼闊,為有效治理空前遼闊的大一統國域,元朝建立了水陸通道、驛站、關卡等配套的龐大交通網。
交通發達、驛傳快捷,就必須配合符牌檢驗制度,否則使者無憑無證,也就談不上軍國要務的保密性合神圣性了。
除了通常的璽印憑證外,在完成統一大業的長期實踐中,元朝統治者逐漸創設、完善了一套很有特色的符牌制度。
從形制上看,元代符牌分為長牌和圓牌。
其中,依照級別,長牌又可分為虎頭金牌、素金牌、銀牌等。
圓牌又可分為海青牌、金字圓牌、銀字圓牌等。
我們看到的這一面符牌,就是金字圓牌,牌面簡單,無圖飾,紋樣,用于軍情大事,其用途與素金牌相似,但更強調軍事調遣。”胡楊一邊分析,一邊科普。
“這么說,這面符牌,還是一塊寶貝?”大叔有點無語。
這畢竟是狗子叼回來的呀!早知道,自己剛才不解釋,權當是自己撿漏回來的,也有面子一點呀!
胡楊笑道:“值點錢,畢竟元朝比較短暫,遺留下來的文物其實不多,在市場上比較受歡迎。”
其實,也不能說元朝遺留下來的文物少。
元朝畢竟是一個超級大帝國,國土面積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那么廣大的疆域,誕生的藝術品等,那是不計其數的。
不過,元朝的寶物,不是被帶入陵墓之中,就是流失海外,比如土耳其、波斯灣國家等。
而元朝的陵墓,幾乎找不到,所以面世的文物也就少的可憐。
也正是這樣,元朝的文物一般都比較稀少、珍貴,比如元青花,可謂是瓷器之王,它所創造的拍賣紀錄,幾乎是其他瓷器無法望其項背的。
說完,胡楊又彎下腰,從剛才的角落,揀出來三塊玉,忍不住皺眉。
這三塊碎玉,原本應該是一塊的。胡楊放在桌子上,拼接起來,發現還缺了兩塊。這應該是一塊玉印,現在就少了底面的一塊邊角,以及上面的一塊印紐。
“可惜了。”胡楊忍不住說道。
“它也是寶物?”大叔瞪眼睛。
胡楊點頭:“也是元代的一件文物,雕琢得雖然還有點粗糙,但玉本身是一塊好玉。
叔叔,這塊玉也是附近撿回來的?能不能帶我去看看?”
元代玉器制作是在宋代基礎上蓬勃發展起來的,玉器工藝分為官方玉雕工藝和民間玉雕工藝。
官辦玉器生產中心管理嚴格,專門向皇室宮廷用玉,主要制作能體現元朝玉雕成就的大型精品玉器,珍品玉器和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