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件大開門,只能說剛才的大哥真不懂古玩。”胡楊笑道。 華仔嘴巴張了張,想問點什么,但沒好意思問出口。 “想問什么?”胡楊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有什么不解。 華仔問出大家都想知道的問題“大開門是什么?” 直播間的觀眾同樣不解,總聽古玩行有人這么說,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到底什么意思。 胡楊給大家解釋“所謂的‘開門’,是開門見山之意,通常指一眼真,也就是說一眼看就是真貨的意思。大開門,就是古玩精品,屬于泛指。” 有人就感覺奇怪了,為什么要叫開門?這樣的專業名詞,不覺得挺怪的嗎? 其實,“不開門”是對于“假貨“持有者婉轉的說法,怕傷持有者的自尊心。而“不開門”也并不是就敲定這件東西是贗品,只是需要很仔細的辨別,有些拿捏不準。 文玩界忌諱說“真”“假”二字,一般說“開門”、“不開門”或“看新”、“不對”、“不舒服”。 “古玩界,有挺多講究的,雖然假貨多,但通常會照顧雙方的面子。這或許就是中國特有的文化,很多時候看穿不說穿,說話會委婉。” 胡哥的解釋,立即得到大家的認同。 國內外的文化差異,說不上誰更優秀,有時候說話直接點、簡單明了是好,但容易傷感情。 “很明顯,這是一件漢代的古玉器。這種玉環,在當時也可以稱作玉璧。 以前,我就和大家說過,漢代古玉,除了漢八刀的雕琢特征外,還有就是游絲毛雕,正如這一件。” 胡楊教大家怎么看游絲毛雕。 粗線的線槽邊沿規整,直線處不見崩口,僅在彎轉之處偶見歧出線紋;為多條短凹槽連接而成的陰線痕跡,每道凹槽皆作兩頭尖淺、中間寬深的棗核形,故同條長線紋的寬窄略有不同,槽底為既相連接又大致等長弧形磨砂痕跡。 “而細線的線槽邊緣有鋸齒狀崩口,且出現不規則歧出的細毛刺;槽底深淺不一,有多道細絲狀劃痕。應是使用的金剛石、瑪瑙等較硬工具刻出后,再加以修磨而成。 大家認真看的話,就不難看出這是漢代獨特的雕琢手藝。” 直播間有人抬扛“難道,這種手法,現在不能模仿嗎?好像不難吧?就這么說是漢代的物件,主播不覺得太隨意了嗎?” “不錯,所有的雕琢手法,現在都能模仿,甚至做得比古人更好。比如微雕,現在的人可以借助放大鏡、顯微鏡等進行雕琢,雕琢出來的作品比古人的更加精密。 鑒別一件物品,不能單從一方面入手,我也經常提醒過大家的。 我們再結合土沁進行分析,就是我們看到的這好像被污染過的部分。當然,土沁也可以造假,需要大家去分辨。” 胡楊跟大家分析,怎么看土沁,怎么鑒別真假。 大家明白,這又要上干貨了。胡哥和別的主播不一樣的,就是這一點,不管你有沒有用到,但只要聽,都能學到一點實用的東西。 “首先,土沁是是成百上千年形成的,過程極其緩慢,但深入玉肌。而仿品為了偽造土沁效果,通過高科技手段,進行加壓注色等,顏色聚集在玉表,難以深入,也就是我們說的‘色浮’,那肯定是不對的。 其次,土沁從玉表到內部,沿著玉的晶格擴散,由于玉是非均質體,沁門也有所不同,故沁色的變化并不均勻,呈現如晚霞般的絢爛,有過渡感。 而仿品,色素是忽然染進去的,沒有這個過度的過程,看上去就往往是均勻的。這是一個關鍵,只要這一點對了,基本上可以斷定是真東西。” 胡楊想了想,補充“還有就是這表面的白斑,屬于玉質經過白花的一種現象,也是古玉的一個特征,非常明顯。” 總得來說,這件鳥型玉環三個特征 一是靈動飄逸,二是沁色艷麗。其開門特征也十分明顯,一是沁色深沉,二是玉表斜開片,沁門與沁色對應關系明確,三是刀痕明顯具有漢代風格。 因此,胡楊說它是大開門物件,能遇到這樣的寶貝,實在是運氣。 只要是行家,基本上都能撿這個漏,碰巧讓他給先遇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