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國,是位于浦國西北的一個彈丸小國,三個大國圍著它。
這三個大國分別是西面北雪國,北面的虎國,東面與南面的浦國。
袁國立國千年,之所以一直存在,就在于他一直保持中立,但是又與三國聯姻。
等于這三個國家都是他的親戚,不看佛面也得看老祖宗的面,沒哪個國家能找到理由使用武力吞了八面玲瓏的它。
就算想將它納為己用,可三方互相牽制斗法,誰也不允許誰獨食,于是它才能在夾縫中生存。
可是到了袁威王這一代,出了些狀況。
袁威王只生出兩個孩子,一男一女。
他雖然努力再努力,妻妾成群,然而,仍舊造不出更多的人出來。
這樣,他的三方聯姻出現了漏洞,有一方總照顧不上。
不過,他腦子靈光,會挑,讓王子娶了浦國的公主。
浦國國力最強大,有它撐腰,另外兩個國家暫時不敢動它。
至于郡主到底是嫁到虎國還是北雪國,他一直猶豫不決,便將小小的她送到浦國京城呆著,相當于放在那里留學,想等她成年以后再做決定。
眼見著蓮花郡主終于長大了。
突然,王子生病暴亡,竟然連子嗣也沒有留下。
這一下子,蓮花郡主就成了第一順位繼承人,將成為未來袁國的女王,也將成為袁國第一位女王。
北雪國與虎國一哄而上,搶著要與蓮花郡主聯姻。
這種單選題涉及的利益太大,北雪國與虎國的軍隊也蠢蠢欲動,逼著袁威王做決定,袁國西面與北面邊境因此告急。
袁威王不想打仗,他沒有任何野心,只希望自己的百姓能夠在獨立的小天地里,按照自己傳統的習俗,安居樂業。
他想來想去,認為無論選北雪國還是虎國,這兩個國家都好戰,彼此經常發生沖突,必將自己的國家也拖入戰爭之中,所以誰也不能選。
只有依附于浦國,才可能避免戰爭。
浦國是泱泱大國,國土是北雪國與虎國加起來的兩倍,又國勢強盛,北雪國與虎國都不敢輕易冒犯。
他決定靠朝貢取得浦國的保護,把蓮花郡主接回袁國,就在本國招一個上門駙馬以延續子嗣。
他之所以沒想用聯姻來維持與浦國的親密關系,是因為浦國的四位皇子,個個都有了正室,無一人適婚。
他正準備出訪浦國,浦玄皇也向他發出了邀請,兩人一拍即合,他很快來到京城。
他向浦玄皇表達了自己對于浦國的忠心,表示愿意朝貢,以求浦國的庇佑,幫助自己清除北雪國與虎國的威脅。
浦玄皇卻表示,彼此忠心最好的方式就是結成親家。
這令袁威王感到意外。
浦玄皇解釋,太子雖有正室太子妃,但是不礙事,太子妃只是柳丞相的孫女,地位比蓮花郡主低許多,管不了蓮花郡主。這樣她實際上相當于在正妃之上,只是名義上的側妃。
如果將來太子榮登寶座,皇后的位置也是按照尊卑來排的,必然是蓮花郡主為尊,皇后非她莫屬。
這話外的意思就是,將來由浦玄皇的皇孫來做袁國的國君,而蓮花郡主則相當于人質,永遠留在了浦國。
袁威王因此明白過來,浦玄皇對自己的國家也是垂涎三尺,絕不是表面上的那么仁厚。
他不敢立即反對,只能用自己的擔心來搪塞,說郡主自小頑劣,主見很大,不一定能夠理解我們的好心,孤還得回去做她的思想工作,所以請皇上稍給些時日。
浦玄皇似乎不容他有別的選擇,說只要郡主沒意見,朕就準備頒布詔書。
他心事重重地離開。
那在外面偷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