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一旦做出決定要做某件事,如果他跟你說了,你沒有支持,那么,他們就會把你列為不可信的人,甚至可能從此敵視你。
東夷王泰達爾決定重建部落,他跟巴圖說了,跟緹娜雅也說了,最后還跟南宮烈說了。
巴圖是東夷的老將軍,緹娜雅是東夷的郡主,他們兩人沒有理由不支持泰達爾,只不過,泰達爾在南宮烈這里,沒有得到支持。
南宮烈拒絕的理由也很簡單,邊境戰事尚未平息,青山邊軍無力他顧,若要重建東夷部落,需要等到徹底擊敗龍荒聯軍。
從目前的形式上看,東夷部落的重建,是不合時宜的。
不過,有道是當局者迷!
東夷王可不會這么想,他看到汪斌自從回到軍中,青山邊軍連戰連勝,打敗龍荒聯軍只是時間問題。
既然如此,他重建部落之事,自當提上日程,總不能等沒有了敵人,他再去重建吧。
再說了,如果沒有龍荒聯軍的壓力,以目前東夷部落這種寄人籬下的狀況,恐怕沒有機會去重建。
沒有得到南宮烈支持,泰達爾只能自己動用有限的力量開始進行重建計劃。
運送物資軍械到那處山洞,就是計劃之一。
東夷必須得擁有自衛的力量,所以泰達爾對軍械這塊最為上心,青山邊軍一些即將淘汰的軍械,都被他用珍寶兌換了過來。
總體上,東夷部落現在擁有的軍械足夠武裝兩萬精銳部隊,兩萬人看起來不多,卻是他們東夷所有能戰之兵了。
邊城里,東夷部落的人突然忙碌起來,只要能買或者能換的東西,他們都要想方設法的或買或換過去。
城內的平民百姓是不知道他們要做什么,能拿一些自己用不上的東西還錢,他們也可得去換。
平民不在意,不代表南宮烈這個城主也不在意。
知道了東夷人的這些舉動后,南宮烈明面上什么都沒做,暗地里卻下令,控制物資流出的數量。
不是他小氣,而是他擔心這些物資給了東夷后,他們萬一守不住,保護不了,就成他南宮烈資敵了。
現在戰爭還沒結束,資敵這種是,萬萬不能發生。
城外,原本兩座大營已經合二為一,統一交給汪斌指揮。
值得一提的是,另外一座大營合并過來后,汪斌麾下的將士數量已經超過三萬,唯一可惜的是,南宮烈只給兵,不給將領。
不過這倒不是什么大問題,汪斌麾下,現在又六名禆將軍,每個人領兵的數量都沒滿呢。
稍作分配,合并過來的士卒便都有人統領。其中佼佼者,優先加入斥候營以及先鋒營。
很多士卒想加入青刀營,只不過狂刀一個人都沒要。青刀營的士卒,跟腳太高了,不是誰都有知道加入的。
時間匆匆,又過去了半個月。
期間汪斌出兵,與龍博在野外打了一場小的遭遇戰,將士們不相上下,打得激烈異常,只不過汪斌和龍博之間的戰斗,還是汪斌更勝一籌。
后面兩邊就很少有戰斗,就是有也是在暗地里的斥候們的交鋒。
值得一提的是,東夷的重建工作,在前幾天已經開始緊鑼密鼓的進行。
當汪斌得知消息,趕過去準備勸說東夷王時,卻吃了一個閉門羹,泰達爾不愿意見他!
因為汪斌不支持東夷重建,已經被泰達爾列入不可深交的范疇中,以前汪斌為東夷做過的一切,好似都因為這次的拒絕而消散在風中。
做了太多好事,幫了太多忙,突然你不做了不幫了,那就是你不夠意思!
汪斌很無奈,不過在場的東夷人也都想重建家園,他也不好明令禁止,怎么說,東夷現在雖然寄托在他們邊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