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
不是老仆,是因為老仆的死狀,軀體被拋棄在客廳,腦袋卻被關進了鳥籠,那是被靈異害死的體現。
而道士,不可能會為這個家收尸。
因為在封不平看來,會為這個家收尸的人,才最有可能化為靈異。
因為它已經知道了一切的起因。
剩下老人和孩子。
“老人,孩子……”
封不平若有所思“應該是老人……”
如此判斷,并沒有什么依據,反而是一種直覺。
信中有提及,老人死了,他為老人舉辦了葬禮。
但是在此之前,還有一封信提及,老人似乎發現了什么。
而那時候,老宅主人的女兒還未懂事,整個家的人基本都死絕了,女兒那時候或許也發現了父親的情況,但是真正可能發現老宅主人詭異的,還是老人。
或許,是老人讓女孩躲起來,或者逃走。
而那時候,女孩顯然還不明白發生了什么,唯有老人才明白,一切的起始。
才有可能形成籠中鳥這種執念。
甚至于封不平懷疑,女孩并沒有死,而是離開了。
或許之后回來了,但是當時應該被老人妥善安排離開了。
這也是一種猜測。
按照封不平的猜測,其實老宅主人在病情極度惡化,殺害自己妻子的時候,老人肯定就已經察覺到了,而在這種情況下,老人肯定不會坐視不理。
或許也正是因為老人將女孩送走,這才使得他第二個就承受了死亡的后果。
至于為什么怕光,或許這只是一種抽象的預示,預示著靈異是這個家的一份子,因為不想也不忍心看見老宅主人的面孔,才會怕光,亦或者預示著,這個靈異死亡的時間,是夜晚,是無光的環境。
不過這一切都只是一種猜測,當不得真。
不過從這種推斷來看,封不平倒是明白了這一次靈異的執念能力。
起始,不管是老宅主人,還是老人,亦或者女孩,不管是誰,他們的執念,都是那只鳥兒,那只一切開始的鳥兒。
因為鳥兒的死,預示了整個家庭災難的開始。
擰斷脖子……
這就是殺人的方法。
觸發機制……
無光,夜晚降臨?
這是初步判斷。
封不平默默的將這些書信疊好,然后,舉起只剩下一小節幾乎快要燃盡的蠟燭,將所有信點燃,然后,將整個房間點燃。
封不平并沒有動,因為不管是這些書信,還是蠟燭,其實現在都是虛假的。
熊熊大火瞬間燃燒起來,火光灼烈,隱約間,封不平似乎聽到了某種不甘的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