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周國、晉國同時對衛宣戰,是故衛國在經歷了一年的休養生息后立馬又投入了新的戰爭,然而與先前攻打齊國不同,這次衛國從侵略的一方變成了被入侵的一方——衛修的衛國戰爭正式打響。
此戰,周國以“恢復地域和平,重現齊國榮耀”為出兵理由,一邊陳兵衛國邊境,一邊派出主力部隊清剿齊境內留存的衛修。
彼時衛國早將主力撤回國境,齊國內其實并沒有多少衛修滯留,所以面對周國的地毯式清洗,衛修根本沒有絲毫反抗之力,齊國很快就被周國天明宗的修士解放——仙歷七千七百年一十年,齊國光復。
然而這次光復出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齊國的內部勢力發生了統御上的分歧——以清源江為分界線,齊國分裂為東齊和西齊。
東齊以原悟道崖為宗址,宗門依舊為海晏河清宗,由禾采荷統御,占據了六成的齊國領土;西齊由東川炎統御,新建“逐鹿宗”,雖只占據了四成齊境,但爭霸之心昭然若揭,與東齊隔江對峙。
周國向來不會插手別國內政,對于東齊西齊的劃分也沒有進行任何干涉——畢竟就算是全盛時期的齊國,對周國尚不能構成多少威脅,更遑論處于分裂狀態的二齊,周國又如何會放在眼里?
仙歷七千七百年一十二年,周國揮師西進,與晉國主力會師衛境,而在此前,晉國道鋒宗的修士已與衛修交戰五年,彼此互有勝負。
若論國力,衛國經過秦風、百里朽這一代人的經營,已有壓過周晉兩國之勢,可是因為之前征伐齊國,導致國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損耗,又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恢復,所以與晉國的交戰只能算勢均力敵。
而晉國的出兵理由就不像周國那般“冠冕堂皇”了,晉國修士只有一個想法——戰勝強大的衛國,就能證明他們比衛國更強!
這也符合晉國道鋒宗的開山立派宗旨,正所謂“大道爭鋒,強者為尊”,晉國修士最喜歡的,就是去啃那些難啃的骨頭,這便是國風。
不過衛國的修士也并沒有讓他們失望,任憑晉修如何強打猛攻,衛修總能使出各種奇謀妙計扳回一城,兩國之間打的有來有回。
只是隨著周隊參與對衛作戰,這樣的局面僅僅維持了三年就被周晉兩國突破了邊境線,戰火也終于燒到了衛國境內。盡管衛修依托有利地形和滿腔熱血奮勇作戰,可無奈兩線作戰的壓力實在太大,衛國漸漸顯露出國力不支的疲態,國土也在一日日淪喪。
然而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面對如此困境,衛修表現出了超乎尋常的韌勁和智慧,戰線始終保持在四成領土的位置,之后便再無法推進。
這樣的情況持續了許久,在這期間,周國跟晉國的邊境甚至還會有一些流竄的散修時不時鬧事——周晉兩國一開始還不以為意,畢竟主力部隊現在都在衛國,宵小之輩趁機犯邊乃是無可避免之事。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邊境的散修開始成群結隊地活動,且犯邊頻率根本毫無規律!有時隔三差五就會來上一回,有時居然也能沉寂個一至兩年再作案。如此一來,不止是邊境守軍,就連兩國高層都對各自邊境的這伙散修煩不勝煩,隨即紛紛斥責前線將領懈怠戰事。
然而斥責歸斥責,周晉高層到底沒有做出“臨陣易將”這種蠢事,只是這么多年過去,國內形勢日益不堪也是不爭的事實——于是在仙歷七千七百三十二年,仙歷七千七百三十三年,周晉兩國相繼撤軍。
周晉兩國的撤軍對衛國來說無疑是件好事,但因為敵人主力尚在,誰也不知道會在哪兒留下什么特殊的驚喜,所以衛國也沒有貿然回推戰線,每一次都是派遣斥候先行探路,就這樣一步步收復失地。
仙歷七千七百三十四年,經過一整年的時間,周晉兩國的部隊已經完全撤出衛境,衛國也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