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的存在,但只要秦風不愿解這毒,那么誰也幫不了他。
如此一來,殞落,已是注定之事,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
秦風自然是看透了,可還有人沒有看透,比如百里朽,比如不知情的南山菊跟夢鄉……所以秦風仰頭飲盡杯中殘酒,隨后從懷中拿出一方金帛遞與百里朽,拍了拍他的肩,然后轉身離開。
“若城破,便將此書昭告天下;若未破,你我便還有相見之日?!?
百里朽手里攥著這方金帛,望著秦風漸行漸遠的身影,忽然發覺自己沉寂多年的修為,竟隱隱有突破之象……
仙歷七千七百六十四年,衛都被攻破,三軍參謀百里朽于城破當日發布告書,宣布衛國無條件投降,同時將一封金帛公之于眾
“吾為虞山山主,今既受制于衛,思吾衛境眾生,憐吾衛境眾生,愛吾衛境眾生,吾即于十日后自裁于虞山頂峰。然,吾為虞主!若衛境眾生在吾死后卑躬屈膝、搖尾乞憐,便送與聯軍屠戮又有何妨?吾自明日伊始,于虞山擎峰之上,每日盛請十位上仙,煮酒論道!邀天下觀!”
就內容來看,與其說這是一封虞主的謝罪書,倒不如說是秦風借百里朽之手,挑戰天下群豪的狂妄戰帖!本來衛都城破之際,周晉聯軍下一個攻略目標就是虞山,但既然虞主有此覺悟氣魄,那便開戰吧!
是的,周晉聯軍最后只是派兵占領了衛國全境,至于軍中的那些高階修士,均是紛紛去往虞山,定要與這位不可一世的虞主一決雌雄!
但是周晉聯軍的這些高階修士顯然被勝利沖昏了頭腦,第一日上前挑戰的十人中,有六名元丹元丹圓滿修士,三名元丹巔峰修士,一名迎仙修士,而除了那名迎仙修士被秦風斬殺外,其余九名皆被放過。
彼時周晉聯軍還沒有意識到秦風修為的可怕之處,雖然立馬下了元丹巔峰之下不得挑戰的命令,但第二日仍然只有五名元丹巔峰,五名迎仙修士挑戰秦風,而最后的結果,便是五名迎仙修士全被誅殺。
這一下才真真正正地戳到了周晉兩國的痛處!迎仙修士盡管不比仙迎修士那般稀缺,戰力也普遍沒有仙迎修士那般高,可也不是田里隨處種植的大白菜,每一人都是各自悉心培養起來的。而秦風不殺元丹修士的舉動,只能理解為他對低階修士的仁慈,或者說,不屑殺之。
第三日,周晉修士沒有上場,而是由西齊的逐鹿宗,吳國的星月宗和寧國的御劍宗三宗組成十名迎仙修士,向秦風發起了挑戰,然后無一例外,十名迎仙修士均被斬殺!有的甚至連自爆都做不到……
其實放著秦風這么不管,他也會在十日后自裁于虞山,但是事情發展到如今這個地步,已經不是輕易就能罷手的了——周、晉、寧、吳、西齊五國可謂顏面掃地,勢要向從秦風那里找回自己的場子。
于是第四日,五國各出兩名迎仙后期修士參戰——就算是面對仙迎修士,這十名迎仙后期修士合力都足以一戰,然而結果卻是這十人無一幸免。五國修士不知道的是,秦風在元丹巔峰便能手持流光劍壓制住身懷迎仙后期修為的衛仁,更何況他現在乃是仙迎修士呢。
前四日的嘗試讓五國折損了大批的迎仙修士,對于寧、吳、西齊這種稍弱的國家來說,已經差不多觸及底線。是故待到第五日時,已沒有迎仙修士敢于再去試探秦風的劍鋒,是時候讓仙迎修士參戰了。
接下來的第五日、第六日,寧、吳、西齊各自僅出一名仙迎修士,周國三名,晉國四名,十名仙迎修士聯手,與秦風連續激斗兩天兩夜,各種法寶、神兵、功法齊出,只為殺秦風一人!
可他們忘了秦風不是人,而是妖修,還是封澤明口中的“半妖”,十名仙迎修士盡管在數量上依舊占據絕對優勢,且不致于還未出手就被秦風格殺,可卻仍然無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