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哪怕工作一百年,總收入也不過700萬,由此可見這15億意味著什么。
“不過還是先等等吧,先看看一個福利院和一個學校的月開銷是多少,然后量出為入,有序全國鋪開福利院和學校。”趙啟明回過神來,但卻制止對方花錢的念頭。
做慈善這塊既要大方,也要小氣,錢必需計較著花才行。
按照趙啟明的最佳方案來講,每周慈善支出這塊最好的情況是無限接近1個億,這樣能最大程度利用資金,因為一旦超過這個數字,就意味著趙啟明需要額外貼錢進去做慈善,從個人收益上來講明顯是虧本的。
比這個數字少的話問題則不大,趙啟明小農思想濃重,他覺得存錢要比提前預支好太多,萬一出現什么特殊情況,起碼有資金可以流轉。
“可以預見的是開銷真不多,當初咱們開會的時候你說學校和福利院的工資體系也是和基金會一樣走雙軌,大頭由體育公司拿,前些日子你又說基金會、福利院和學校的制式衣服由服裝公司,我覺得福利院和學校一個月撐死了也就100萬支出,所以由基金會手上的錢再不用就長毛了。”阮正業雖然很想吐槽體育公司和服裝公司就是一個‘利益公司’,但這東西還真不好說出口,畢竟他也是利益獲得者,他能每月拿出孩子補課錢、上學錢甚至是還房貸的錢,也都是多虧了體育公司那邊的補貼,否則就慈善行業而言,拿高工資可不只是被噴那么簡單。
聽到阮正業的話后,趙啟明點點頭,覺得貌似新開的倆項目,基金會的開銷真不大。
人活著無非衣食住行,福利院和學校不需要考慮‘行’,而住這塊就更不用操心了。
地皮也好、建筑也罷,甚至連內飾裝修走的都是體育公司的賬目,大頭的錢都是體育公司拿的,而且專職員工的工資那邊也掏一部分,所以這邊真沒多少開銷的地方。
穿衣這塊的確是服裝公司那邊免費給學校和福利院,至于說基金會這塊,主要還是給志愿者們,不過這里是有償的,需要志愿者用積分兌換,留下一個消費積分的窗口。
非要算的話,可能也就是吃飯這塊算是真正的開銷了,因為趙啟明強調吃食上寧可多做,也不能規定每個孩子只能吃多少,而且每餐種類和營養都有特殊強調。
在不考慮建筑硬件老化這塊,每個月別說100萬了,可能50萬都算多。
“這樣吧,每個季度咱們開一個福利院和學校,福利院這邊先從東北往外開,地皮和建筑還是體育公司來承辦,不過前期考察這塊你多注意點,福利院這塊主要是看目標省會下一季度地皮有沒有整塊的,學校那邊主要是考察當地教育資源不只是要看當地教育水平、經濟水平,還要看當地對慈善教育的態度和支持力度,我可不想建出一個不受待見的學校。”趙啟明想了一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