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港口忙碌建設時,一隊馬車停在了外面。七八個舉止不凡的中年人,各自走下馬車。
其中一名胖子格外的引人矚目,這貨下車時,還需要在車下墊兩個矮凳,否則根本邁不開腿。
胖子一下車,就有個上年紀的老者走過來道:“吳掌柜!最近又發福了,想必一定沒少賺銀子吧!”
吳掌柜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喘著沉重的呼吸說道:“馬掌柜說笑了,都是混口飯吃,勉強度日罷了!”
馬掌柜一聽不高興了,開口道:“誰不知道吳掌柜得了陛下手書,還有圣旨傳下,生意好的不得了,想必那些銀子早就賺回來了吧!”
這話一出,立刻引得周圍幾人的共鳴,看向吳胖子的目光充滿了妒意。
“各位!咱們來此可不是談陛下手書的,那位的本事大家都聽說了,肯定是賺錢的大買賣,咱們還是趕快進去吧!”吳胖子幾句話,就讓幾人閉嘴,邁步走進了港口。
出示了請帖,幾人走進港口,眼睛立刻不夠用了。岸邊的船臺上,十條干船塢上,停著二十艘巨艦龍骨。
就算是最大號的福船,與這些未完工的巨艦龍骨相比,都要遜色許多。許多匠人正在船臺上忙碌,將一個個零件安裝在上面。
一個商人吃驚的張大了嘴巴,驚訝的說道:“我的天吶!當初造寶船的龍江造船廠,也不過如此吧!”
他的話引得其他人紛紛點頭,引領他們走在前方的管事聞言,傲然的說道:“不僅龍江造船廠最好的匠人在此,恐怕大明最好的匠人都在這里了,陛下親自下旨,哪個敢不來?”
聽到是陛下親自下旨,幾個商人的眼睛頓時亮了起來。原本他們以為此次只是那人的想法,看來真的是大生意。
時間不長,幾人來到了一處房間之內。幾人剛剛落座后,就被房間中擺放的各種船模吸引。
與大明不一樣的設計,獨特的船型讓幾個商人感到新奇。
就在幾人打量著船模之時,一個聲音響起:“承奉郎李凡,李大人到!”
幾個商人連忙恭敬的站好,對著門口九十度鞠躬迎接。
李凡大踏步的走進房間,擺手道:“不必了!”
幾個商人落座,就看到面帶不悅的李凡。李凡的確沒想到,以他如今的名氣相請,居然只來了八個商人。要知道他發下的請帖足有上百封,還不到一成的人前來,讓他覺得有些顏面無光。
深呼吸一口氣,李凡恢復如常。不來是那群商人的損失,以后再想加入,不付出讓童徹心扉的代價,怎么能出今日的惡氣。
想了一會,李凡才開口道:“幾位能來,就是對我李凡,對皇家驛卒,對陛下的支持,李凡在這里先謝過大家!”
“不敢!折煞我等了”八名商人連忙起身,口稱不敢。開玩笑,李凡把小朱同志都帶上了,誰還敢托大?
“今日相邀各位前來,只為一件事情。那就是~海運!”
幾名商人雖有預料,但突然聽說海運,還是吃驚不小。要知道海運獲利豐厚,誰不想參與?
但海上滿意一直被江南大世家把持,任何人想要插上一腳,都會被對方群起攻之。僅僅是海上使絆子,讓你船毀人亡,就不是這幾個商人可以承受的。
看到一臉吃驚的幾人,李凡開口道:“不論是海運,還是海貿都是暴利,往往所獲十倍之利都是尋常之事。
據本官所知,海上貿易主要有南北兩條。其一,從泉州出海,駛向東南大島馬尼拉與干臘絲人做生意。
干臘絲人手中有白銀、硝石等特產,只需把絲綢、瓷器運過去,他們會照單全收,獲利頗豐!
其二,便是北上倭國。倭國盛產白銀,卻因為連年戰亂,缺乏一切貨物。不論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