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吐蕃絕無此意!”
祿東贊急了,再這么說下去,大唐和吐蕃還不如開一戰來的痛快!
“哦,對了,很多宮里的書籍坊市中都找尋不到,要真給你們送過去,百年之后吐蕃怕是要成為大唐的宗主國了!”
李方晨言下之意,是告誡在場之人,莫要小看他人。
“殿下未免言過其實了吧?”文官中一人出身道。
李方晨瞪了對方一眼,“擺手弄姿之輩,也配和本王說話?”
四品諫議郎,確實不是什么高官,在李方晨面前還真不夠看。
李世民聲音略顯低沉,“鈺兒,此話何解?”
“無大儒教導又如何?全民尚學,父皇認為吐蕃以后能否做我大唐的宗主國!”
一擊重錘敲出去,哪怕唐人心中再高傲,此刻都不免有所擔心。
全民尚學,此話在大唐做不到,可不代表在其他小國內做不到,若真如此,怕是他國人才濟濟,而我唐終將會滅于蒙蔽自珍!
“陛下!冤枉?。 ?
祿東贊敢發誓,吐蕃真沒有想到這一層,而秦王說完后,他甚至忍不住懷疑,贊普是否就是這個打算?
不要說什么心胸不夠寬廣,更不要說仁者見仁這樣的心靈“神曲”。
李方晨心中想法很簡單,給別人的,只能是第二等,是大唐淘汰的東西!
想要學習最好的?除非你是唐人,不然決不允許!
萬一哪一天,吐蕃用著大唐所傳授的東西,反過來攻打大唐,這究竟該何人背鍋?
“退朝,和親之事,容后再議!”
李世民心亂了,李方晨所言句句在理。
唐人好禮,講究有來有往,送給別人的東西,一般都是自己最為重視的存在。
或許別人都不曾在意,這個東西真正的價值。
但是自古時起,禮尚往來的習慣早已被他們刻印在了靈魂深處。
他國朝拜宗主國時,所能收回的大唐贈禮,往往是他們所送之禮數十倍之多。
一開始是為了彰顯國力,表達宗主國的尊嚴。
可是眼下,因為秦王鈺的這一番話,百官們都在思考,這么做到底是對是錯?
禮部尚書已經開始回想,之前贈與各個小國回禮中,有沒有一些大唐最為珍貴的東西。
什么是最珍貴的?
知識!傳承!
古來第一珍寶和氏璧,真的是他本身的價值非凡嗎?
更多是他所代表著的一種傳承,一種信仰!
而如今,大唐正在把真正的“寶物”送給他人。
如果真向秦王鈺所言,他國效仿,全民尚學,那未來一切都會充滿變數。
或許有人會說,給了就給了,以后的事情誰能說得準呢?
那可就錯了,此刻哪怕李世民不言,那些個大儒都要為之考慮。
炎黃血脈自古流,所以內部斗的再厲害,面對外敵時,都會同仇敵愾。
因為他們知道,哪怕打斷骨頭,始終都是“自己”人在爭。
若是外人插手,一切就變了,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東西,很可能就此斷代。
而作為罪魁禍首的他們,更要面對后世無數子孫的職責和鄙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