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來看,似乎對于這種局面保持鼓勵的態度。
如果說,李泰在他二哥身上學到了穩重和與人親善,那么李承乾學到的就是一種釋然。
非名利不可取之?
此言差矣,短短幾年,皇家子嗣從秦王鈺身上學到了不少他們從未想過,更是從未接觸過的人生態度。
試想當年,李方晨視皇宮如牢籠,整日叫喊著離開長安,李承乾又豈會一笑而過?
偶爾也會思考,明明是他人求都求不來的好處,可為什么自己的二弟卻一臉嫌棄?
一言一行,總會影響身邊人的所作所為。
李方晨曾經非常出格,如今只不過是壓住了本性,可這并不代表他就愿意被當做一條家養的小蛇。
許是真龍騰飛日,展翅萬里震天兵。
一次平叛僚人,一次奔襲王庭,徹底為其他人打開了眼界。
原來他們所求的并非只是權力上的大小,更多是一種對于國家的態度。
百年大計輕易而獻,不求任何回報,李承乾依稀記得有一次李方晨醉酒,他問的話。
“二弟,為何你明明有大功在身,卻從不去掌權?”
李方晨迷糊之際,給了李承乾回答,“天塌了只會去砸那些高個子的存在,做人要懂得明哲保身。更何況,我志不在此,與其考慮人心善惡,倒不如騰出手來給后世人做個好榜樣。”
這話也深深印在了李承乾的腦海之中,至于李泰,他那時候早就昏倒了,哥仨里面,就他酒量最差。
把掌權者比作高個子,也算是一種趣味了。
李承乾細想之后忍不住笑了,說的不錯,確實如此。
在東宮吃上一頓,席間李方晨和李承乾聊了許多,不僅僅是近日來的所見所聞,更多是對于吐蕃等國的一些見解和看法。
“他族未必心善,效仿大唐而強大自己才是他們最想要的。若是一個國家官員對大唐畢恭畢敬,凡有所學必定高唱大唐盛名時,太子哥你可得注意了。說不定若干年之后,我唐之書籍、手藝、乃至學派,最后都會變成別人的!”
“二弟,這又怎么可能?莫要說笑!”
“我可不是在跟你說笑,到時候人家指不定還會說,你我皆是他族血脈,大唐是人家建立的。如此篡改歷史者,你待如何?”
“打!殺他個片甲不留!”
“可若是打不得呢?”
“這如何打不得?”
“唉,時候不早了,太子哥早些休息,臣弟先行告退。”
“我送你。”
這一番話留下了,整整一夜,李承乾都未曾入眠,在思考李方晨話中的含義。
或許二弟說的有幾分道理,無長久之國,唯有千古流傳的歷史文化。
倘若真有一日,歷史也遭到他人篡改,那么他大唐之后的各國,又該如何是好?
二弟說打不得,不外乎兩種可能,一為對方實力強大打不過,二為局勢艱險,不可輕易出兵。
無論哪一種,似乎后世都會進入一種舉步維艱的感覺。
明明是不可能的事情,偏偏在李方晨說完后,李承乾有了一種不好的猜想。
“若真如此,孤怕是還真要爭上一爭,不為權勢,只為給后世開一道先河。明正典史,亂編國史者誅!意謀國利者誅!通敵叛國者,三代殺絕!”
后幾日,未行朝會,祿東贊領著另外兩衛副使,在長安城中到處送禮。
作為在文官里最具影響力的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垢三人,也就成了他送禮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