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會擦去臉上淚水,轉身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看著校場眾將士,李方晨喝道:“白狼立,本為本王一時起意,為替大唐練軍。可白狼卻大大超出了本王的預料,行草原、踏雪山、踏王庭......一樁樁一件件,更被世缺做曠世奇功。今日在此,本王有三言定軍策!”
“一!榮辱與共,生死相依!若有作奸犯科、壞我白狼威名者!”
將士們突然爆發道:“斬!”
如此氣勢,李治和李愔忍不住雙拳緊握,心中激動。
“二!白狼永存,護國無憂!若有他國犯境,壞我大唐領土者!”
“戰!”又是一聲齊呼,就好像早就做過準備一樣,實際上這件事他人并不知情,全是戰士們自發的吼聲。
白狼軍中早有軍令,可李方晨定的是軍策,與軍令有別。
軍令規于束軍,軍策用以定魂。
何為軍魂?
是信仰、是責任!
何為軍魂?
一只強軍,源遠流長的立身之本。
白狼傲,四方嘯。
李方晨要打造白狼軍的傲氣之本,要給白狼軍加上獠牙。
進一步,就是啟動當初他考慮許久的特種兵計劃。
“三!定新軍入營之儀式,留我白狼不屈之精神,往后世謹記!”
“尊秦王令!”
人聲鼎沸,接下來,儀式繼續。
重新調整好情緒的十七,看著幾位皇子,喝聲道:“今日入我白狼,三戒相告。戒驕,先人功績與爾等無關;戒燥,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戒威,不論出身何其貴,入得軍營只為兵!可曾記下?”
李恪領頭,眾皇子同時道:“已記!”
“即為我白狼軍中將士,恪盡職守乃是本分,若不服管教、肆意妄為,休要怪軍中戒律無情!”
接下來就是一些軍中的軍規,挨個介紹給皇子們,免得他們觸犯。
同時還有一些規矩,比如雞鳴時起,夜深時睡,一日三餐作息的安排等。
李方晨站在一旁,關注著每一個皇子的神色變化。
李恪、李泰、李佑三人,都是熟識,未見任何不滿之色。
李愔,這子此刻除了激動和興奮,就剩下一股子傻勁兒,還行!
倒是李治讓李方晨略有不喜,少了幾分少年的感覺,儒家氣籠罩之下,透漏著一股少年老成。
該是少年行少事,卻不見李治臉上有細微沖動,怕是三觀已然固定。
這樣不好嗎?
當然!不好!
李治乃是皇子,又怎可好儒家,而不識兵家?
李唐至今的兩位皇帝,可都是打仗出身。
二代守城?此言差矣!
有時間,得給這子好好練練,將他三觀重塑,
起城,李方晨臉上有些不自然,因為他想起了東邊某個十分讓人討厭的國。
歪曲歷史,眼光狹隘。似這等國,真不知為何會留在世上!
而且,那里還有大唐不得不攻的理由!
高句麗的京觀,是時候破去了,迎骸骨歸鄉,讓高建武跪地乞降!
京觀:京,謂高丘也;觀,闕型也。古人殺賊,戰捷陳尸,必筑京觀,以為藏尸之地。古之戰場所在有之。
與唐而言,此乃侮辱。
隋煬帝三征敗國,雖有世家拖累其后退,可對李世民甚至整個大唐而言,這是一個抹不去的黑暗史。
唯有破去京觀,讓高建武血債血償,方能血恥揚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