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日,天氣炎熱,莊中設有幾處崗亭。
李方晨和李泰就坐在其中一處,趁著陰涼,大口喝茶。
一葉扁舟游湖,本該是文人口中美妙,詩畫中最令人羨煞之處。
如今卻叫人犯難,池塘變成了小湖,湖中還有十七他們新捕來的活魚。
一切都顯得盡善盡美,可就是湖邊上,多了一處奇形怪狀的“船只”。
“二哥,你真確定,這東西放下去不會給沉了?”
李方晨撓撓頭,“不知道,試試唄?”
普通的游船,如何能配上李世民的身份,所以為了恭候圣駕,李方晨和李泰準備親手造一只小船。
船身都是木制,頭前一只李泰手雕的龍頭,船尾還配上一條龍尾。
船身四周有龍鱗雕刻,船底甚至還配上了四肢龍爪,很是霸氣驚人。
只是遠觀給人的感覺,卻讓人大失所望,像只老鱉趴在地上。
李方晨忍不住嘆道“拆了重做,這個樣子,要是給父皇母后看了,你我的臉面怕是丟盡了!”
李泰搖頭道“拆了不好,重做倒是可以。”
畢竟是他們倆親手做的一艘木船,很有紀念意義。
便留在此處,當做一個掛念。
對此李方晨也沒有拒絕,再次動手,有了先前的經驗,這次做出來的船,外觀上來說協調美觀了不少。
擦去額頭汗水,李方晨和李泰相視一笑,心中有些許虛榮。
整個長安,哪個皇子能造船?
李世民的行程安頓好了,那么長孫無垢呢?
李方晨可不希望,這幾天晚上睡覺,床上突然冒出一個人來。
余光便瞄到了遠處的大棚上面。
“或許,在里面移一些花草,可以暫時轉移母后的注意力呢?”
可隨后,這念頭就被李方晨掐斷了,形式主義要不得,將花草移栽到大棚里,隨后還得再移出來,費心費力!
想要早些做出效果,又不想成為表面主義。
李方晨只能用大棚來種一些短期就可以出現成績的東西,而且還不能是糧。
五谷的發育周期實在太長,下種沒有月旬,根本看不出苗頭。
“殿下,宮里新送來豆腐,請您和魏王殿下品嘗。”
李泰聽到后忍不住喊道“去給本王取些蜜來!”
李方晨卻是靈光閃過,對十七道“去給本王收五車豆子。”
“殿下,收豆子?”
“不錯,綠豆、黃豆、豌豆什么豆都要!”
天時間,想要最快看到大棚種菜,有什么比豆芽更方便嗎?
十七領命去辦,兩個時辰后,帶回五輛馬車的豆子。
“殿下,城中有黃豆和綠豆,但是其他豆過于少見,屬下辦事不利!”
李方晨笑道“有這些都夠了!”
安排人在大棚中試種,同時拉起黑布,將大棚掩蓋,免得太陽光透過琉璃,照射進來,讓新發的豆芽變成黃紅之色。
七天,估摸著豆芽就能長成形,而長孫無垢和李世民會在莊中待幾天,尚不得而知。
對外說是兩天,但所有人都明白這是個借口,只要長安不發生什么大事,有太子在,李世民回不回去都一樣。
真以為當皇帝就被鎖死在皇宮了?
那皇帝南巡之事又怎會發生,而且大唐還有狩獵的習慣,每年秋獵都會持續半個月的時間。
那時,不也沒見李世民忙于政務無法自拔嘛!
偶爾出來冒個泡,浪上幾天,完全沒有問題的!
李泰見李方晨這些舉動略有好奇,“二哥,你這是要種什么嗎?”
豆芽和豆腐屬于同一時期出現的,只是這豆芽的種法并不算普及,真正開始被世人熟知,還是在宋代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