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段,行天宮之事。
聽到后面,本該勇往無前的猴子,卻被一個又一個妖怪刁難時,李世民終于回想起那日上岸時,李方晨為何要說,猴子已死。
是啊,自那之后,猴子就已經死了。
一個能悟透菩提祖師舉動的聰明猴子,又怎會糊涂莽撞,行伐天之舉?
見識過菩提祖師的本事,猴子為什么不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這么簡單的道理?
敢與日月爭輝,敢做天地英豪。
可惜最后,卻成了旁人的“玩物”。
李方晨用一個故事,下了一盤大棋。
棋中的佛門,看似和善,實則心黑。
金蟬子輪回九世,其父母命運多舛,怕都與佛門有關。
龍馬、豬元帥、沙大將,接連都是天宮安排的棋子。
李世民最為嘆息,那本該是九天之上翱翔的真龍,最后卻不得不變成了他人身下座駕,實在讓人惡寒。
幕后下此大局者,唯有如來,觀音?不過也是一枚棋子罷了。
還有一個讓李世民好奇的地方在于,李方晨書中觀音為女相,而大唐的觀音為男相,莫非這其中有何問題嗎?
又是三日,李方晨終于將最后一回說完,師徒五人得法位,傳佛書,看似圓滿,實則卻是傀儡。
李世民忍不住嘆了一口氣,“世間事,何人執棋?”
長孫無垢也是面色陰沉,很明顯對此并不滿意。
李治和李愔反倒很是開心,他們喜歡的猴子,最后終于得到了他想要的。
可真的是他想要的嗎?或許除了猴子,旁人不得而知。
“朕明日回宮。”
故事結束了,出宮已有八日,是時候啟程回宮,他依舊要成為位尊的帝皇。
在這天地間,又有何人真正逍遙?
長生?又如何?
若真得了長生,最后卻變成旁人棋子,那李世民寧愿不得長生。
或許李方晨從未想過,他一個故事,會讓李世民放棄長生的念頭吧?
更想不到的是,這個西游記,會讓李世民和長孫無垢幾日不得眠,暗中品味書中韻味。
每想一次,都另有收獲,或許這才是所謂的名著!
“二哥,真就這樣結束了嗎?”
聽完故事的李泰,心中對佛門起了一絲歹念。
實在是不喜歡佛門的處世之道,尤其是聽到故事中,佛門九九之難,大部分妖怪都與佛門有瓜葛時,李泰怒了。
難不成這就是佛門布下的一盤棋局?
他曾羨慕猴子,被天地所鐘愛。
如今反倒有些可憐猴子,最后成了佛。
佛門的四大皆空,在這一刻全部變成了空談,佛門的空,卻變成了爭。
對于李泰的這種過激反應,李方晨的安慰方式很獨特,“來,我再跟你講講封神榜!實在不行,咱們從洪荒開始講!”
至于李泰聽完后會不會懷疑人生,李方晨就不管了。
有那么一刻,李方晨覺得,把人帶入坑中,是一件非常高尚的事情。
想當初,幼年時他將猴子視作偶像,長大后,猴子卻變成了他自己。
每個人都是猴子,每個人最后又都會變成猴子。
唯一的不同,或許就是猴子最后需要吃齋念佛,禱告佛經。
而我們,不也是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歲月中,跌落歷史的長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