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秦王為何要支開魏王,玄奘心中的疑問甚多,還需向秦王殿下討教。
李方晨看著玄奘,“本王問你幾個問題,若能答出,今后秦王莊隨你進出,若答不出,今后佛門生死與你無關。”
“還請殿下明言。”玄奘不敢馬虎大意,從李方晨的意向來看,怕是今后佛門必有一劫。
“佛門,可是一國?”
第一問,就嚇了玄奘一跳。
“殿下何出此言?”
“既不為國,因何不交稅,不耕地?”
玄奘解釋道“陛下承佛門救駕之功,特免去佛門稅,難道殿下不知?”
李方晨笑道“既然如此,那么加入佛門的僧侶,豈不是都不用交稅?”
玄奘頓時感覺緊張,是啊,秦王殿下這一問,還真讓他有些驚懼。
“佛門,可是一國?”
李方晨再次提出這個問題,玄奘神情略顯嚴肅,“回殿下,不是!”
“那為何我邊疆男兒奮勇殺敵,而佛門卻可坐享太平盛世?”
“佛門戒殺,止殺,入佛門者,不該殺生。”
“照你的意思,可是外敵到來時,讓你佛門出面感化對方?”
聽著李方晨言語中的譏笑,玄奘忍不住呼吸加重,心情復雜。
“本王再問你,佛門,可是一國?”
“不”
“那為何天下百姓勞作,偏偏你佛門坐享其成,不耕地不養田,收取他人供奉?難不成,你佛門至高無上,就該如此?”
玄奘急忙辯解,“殿下莫急,佛門有地,也有耕,自不敢荒之。”
“有地?憑什么佛門有地?你不是說,佛門四大皆空?”
“憑”
難道說,就憑著救駕之功?
不可否認,佛門確實有幫過李世民,但僅僅是幫過。
他們并沒有陪著李世民打天下,李世民已經回報了佛門,如果再不知足,怕是滅頂之災指日可待。
“佛門的四大皆空,可又說廟宇中的金身佛像?玄奘你可知,近些年來,佛門圈地畫地究竟占了天下幾分?”
“貧僧不知”
對于佛門自身的懷疑,讓玄奘根本無法在李方晨面前硬氣說話,說話時都透漏著謙卑。
因為秦王的身份,玄奘哪怕心中再有不滿,也只能憋著。
秦王是大唐的秦王,佛門是大唐的佛門。
說的最后,都是存活在大唐這顆擎天巨樹之下的枝葉,而秦王那根樹枝,要遠比佛門粗壯。
沒了佛門,大唐還是大唐。
沒了秦王,帝皇之怒,必定會要佛門陪葬。
與秦王做對,佛門根本討不到半分好處。
別看大唐百姓平日里對佛們多有敬仰,可若是秦王帶頭厭惡佛門,怕佛門堅持不過一年,徹底被百姓所唾罵。
因為他是秦王,是不世之功的秦王。
“吃著大唐百姓栽種的糧食,靠著大唐兵戈保下的山河。你的佛門卻不見唐人該有的本分,你來告訴本王,你佛門難道還不是國中之國?”
警鐘震響,玄奘連退三步,口語不及,竟直接吐出一口鮮血。
李方晨嚴肅之色不減,起身喝問道“汝之佛門,唐之蝗蟲!汝當如何?”
慌神坐倒,玄奘終于明白了,原來殿下所寫的西游記,根本意義上,就是告訴佛門。
佛門并非不可替代!
“殿下,如何才能放過佛門?”
放過?李方晨重新落座,神色恢復正常,品了一口茶,“你該問,你的佛,能給大唐做點什么?”
做什么?玄奘哪里知道做什么?
宣揚教義,教化萬民?
怕是這個借口一說出來,他面前這位,就得動刀。
“佛自西來,本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