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紅日移位,天色變得略有陰沉,秦王莊外響起了馬蹄聲和呼喊聲。
李方晨帶著李泰等人出面相迎,龍攆在前,鳳駕隨后,其次還有百官的車馬。
要說最為扎眼,還是武將們策馬在后,一個個嗓門極大,暢聊歡笑。
相對而言,文官們反倒要讓人更為親近,三兩搭伴,車中論述。
對于文官來講,他們更在意國論、國策之類的東西。
大唐風氣已經被帶歪了,有秦王這么一位“無私奉獻”的存在,要說朝堂上再如之前那般暗中勾心斗角,豈不是證明李世民的無用?
這幾年,寒門出了多少人才,雖然如今天下的官員還是世家大族占了七成,但危機意識早已深入人心。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那不是唐人!
做得好,做得有利于民,那才是大唐百官應有的態度。
貪財?那是重罪,輕則掉腦袋,重則滿門抄斬。
大唐官員三大重罪,第一便是無為,不作為的官,留之無用;第二是貪官,嚴重者滿門抄斬;第三是結黨營私!
不過第三聽上去十分嚴重,實則到處都是。
比如秦王黨,這可不是隨便說說的,其中領頭人物便是魏王李泰。
連秦瓊和柴紹都得退讓三舍,李泰是秦王最堅定的支持者。
往下還有秦王府的幾個侯爺,文官方面也不算少,顏師古、孔穎達兩大儒林派首,以及一個行將就木,讓李世民最為討厭的“魏黑子”。
第二大勢力,太子黨。
百官中有人認為,太子也是秦王黨中的一員。
太子黨和秦王黨關系有點古怪,說不來那種感覺。
ss”卻格外親近。
太子黨的堅定支持者便是以長孫無忌、房玄齡、李綱等李世民手下的老臣。
再有的話,便是太上皇黨了,如蕭家、竇家,還有一部分當初隱太子留下的老臣。
有人可能會問了,李世民和長孫無垢算什么黨派?
他們似乎并不需要考慮這種事情,如果細算起來,這滿朝文武,都可以劃分到李世民黨中。
所有的黨派都密切相關,一條條長線支撐起了一整個長安朝廷的關系網。
秦王李方晨,代表著改革和創新派,而太子黨內堅持著實干派,作為守舊派的太上皇黨,根本沒有多少話語權。
當初的五姓七望,如今徹底變成了五姓六望。
李世民管理起來簡直不要太輕松,除了些許朝政無法隨心所欲之外,真正做到了權勢通天,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百官有著同樣的顧慮,那就是帝皇野心不可太大。
所以,他們經常會聯合起來去否決一些李世民的提議,免得咱們這位“圣人”腦子一抽,然后胡亂下圣旨。
對此,李世民也保持著該有的讓步,兩者之間的默契十足。
秦王建莊,已有多半年的時間,如今正巧是收成的時候,李世民便心生一計,請百官在秦王莊中設宴,同時也好將之前秦王改佛為醫的事情,做一道嘉賞。
至于嘉賞的內容,自然是給秦王封官入朝。
過了年,秦王也就十七了,自秦王歸唐已有十一個年份。
要說李世民和長孫無垢不喜愛秦王,全長安恐怕沒有一人會相信。
連太子曾多次提及,“孤差二弟甚多,還需多加努力?!?
趁著下朝稍作歇息,李世民飲下一口茶水,命車馬開道,目標秦王莊!
枯木落金葉,地黃泛金光。
一路行進,都伴隨著碎葉聲和風嘯聲。
該是深秋時,怎得天微涼。
到得莊外,泥土芬芳撲鼻,莊中喧鬧非凡。
李世民聽得好奇,便命人先入莊打聽,方知莊中收成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