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世之后,大唐更是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盛世之時,在李世民看來,此子乃是上蒼還贈與他的寶貝,任何人都不能替代。
秦王滅國策,秦王興國論,之后也展現在世人面前。
那時的李世民,心中豪邁,敢與天公比高。
隨著時間的發展,秦王興國論,開始在朝堂上不斷深化和落實。
十余年的時間,一切都在發生的變化。
直到去年年末,李世民與一干心腹大臣商議國策時,一個尖銳的問題,擺放在他們面前。
如果說之前的大唐是從一個蒙童變成了一名飽讀詩書的學子,那么后來的大唐就是這位學子,被人敲斷了雙腿。
老舊的思維方式,讓他們這些老臣們,已經開始跟不上大唐。
六部全部出了問題,這對李世民而言,根本無法容忍。
下令六部尚書換人,同時那砍了戶部、禮部的兩名尚書,究其原因,一個字,貪!
太子與大儒們整日都在考慮著興學,其余官員除了維持國政之事,再不見任何起色,李世民心中惱怒。
更讓他想不通的事,或許就是秦王。
“父皇,您的意思是,二弟他?”
“他太懶了,朕不想讓他徹底變做一個閑王!”
時至今日,秦王似乎在沒有以前的朝氣,反而更像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對朝堂避諱,對大唐也沒了信心。
李世民也終于想明白了,李方晨口中的“賢王”到底是個什么意思。
私下里,沒少罵這小子混賬,賢王和閑王,能一樣嗎?
“二弟建莊,不也是為天下人考慮嗎?”
李世民哼了一聲,“如此小事,他安排青雀來做就好,又為何縮在那小小秦王莊中?!?
李承乾頓時無言,仔細想想,似乎二弟自戰歸后,確實變了。
“他是大唐的秦王,他本該為大唐做更多事!”
李承乾不知如何應答,甚至心中很想提二弟鳴不平。
李世民瞪了李承乾一眼,“你是不是覺得,他做得已經夠多了?”
“是,兒臣以為,二弟之前那般,自在逍遙,很好!”
“愚鈍!若真如此,朕如何把江山托付于你?”
“???父皇?”
李世民停住身子,嘆了口氣,“這小子,越來越懶了!”
李承乾不敢再答話,總感覺李世民話中深意無法理解。
“佛門變做醫廟,這事他做的不錯,可他隨后交出權力,讓與你這個太子,你以為他真的是不想跟你爭位嗎?”
“兒臣不知”
“他在怕,怕朕會提防他,他現在每走一步都走的十分小心,他已經把自己當做了臣子!”
李承乾本想說,這有什么不對嗎?
可看李世民還沒說完,果斷閉嘴。
“朕要的不是現在的臣子秦王,而是當初那個膽大妄為,敢把天捅破的大唐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