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醉中清醒,李方晨捂著腦袋,臉色十分難看。
“來人,殿下醒了,快上茶!”
隨手接過漱口,李方晨迫使自己保持清醒,同時開始思考昨天都做了些什么。
“感覺我當(dāng)真是自尋死路。”
苦笑著不知該如何是好,很明顯他在為昨天之事后悔。
不過心中略有愧疚而已,很快就調(diào)整好心態(tài),起床更衣。
照鏡子時,忍不住撓了撓后腦,昨日聽到李世民給他定在戶部后,竟然失態(tài)了。
這心態(tài)失衡并非空穴來風(fēng)。
先不說查貪之事立功無賞,之前種種付出,也沒見李世民有所表示。
合著自己今后無論做了什么,在“他們”眼中都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不成?
不能把別人的好意,當(dāng)成習(xí)慣,更不能將別人的功勛,抹成空白。
辛苦這么多年,他得到了什么?
這才是李方晨真正想探尋的問題。
罷了,走一步看一步吧,李方晨喝下一碗稀粥,乘馬車趕至戶部。
早朝什么的,不去也罷!
反正昨日剛跟老頭子鬧翻,自己上朝,不就是打自己的臉嗎?
百官今日朝堂上沒有看到秦王身影,也是稀奇。
李世民還有些顧慮,待散朝后讓李承乾去秦王府看看,怕不是鈺兒昨夜醉酒染上風(fēng)寒,顧才不去上朝。
李承乾趕至秦王府打聽后,才知秦王已去戶部赴任。
戶部經(jīng)查,半數(shù)人貶官丟命,余下這些要么貪墨錢財不多,要么無愧于心。
數(shù)十人與戶部尚書王珪候在戶部門外,看著面前秦王李方晨。
“殿下辛勞,百姓萬福!”
李方晨心中微有暖意,縱使無縫無賞,有他們這番表態(tài),自己先前勞累也是值得。
“閑話少說,召集同僚,戶部上下全部聚在一堂,本王要開會!”
“開會?”
雖不知何意,王珪還是照辦,令所有人同去一室等候。
不多時,李方晨邁步入其中,走到最前,回身面對群官。
“戶部規(guī)矩老舊,對大唐來說,已經(jīng)成為了拖累,本王有意變法革新,戶部上下必須遵從。爾等可有異議?”
“無!”
“王珪!”
“老臣在!”
“給本王講講,戶部平日里都要做些什么,每一樁每一件,都不得錯過。”
“老臣明白,戶部為六部之一,掌管國庫、天下戶籍、田賦、糧餉”
李方晨聽后,微微點頭。
不可否認(rèn),大唐的六部,與后世那些公司體制相同。
尚書就等于做總經(jīng)理的,其下還有大小管事。
王珪能勝任尚書一職,絕非資歷,更是他的本事。這戶部管轄之事多有涉及,講起來不見任何停頓磕絆。
李方晨腦海中快速構(gòu)建,按照王老頭所言,戶部可以劃分為,總經(jīng)理一人,其下還有四個部門經(jīng)理,以及部門主管二十余人,最后才是最底層的官員,也就是戶部的“公務(wù)員”。
李方晨手指敲打著桌面,等到王珪說完后,先行開口道:“之前空下的位置,何時會有新官上任”
滿編一百九十余人,如今卻有空位一百余個。
王珪答:“殿下若需,三日便可。只是新官上任,才能稍顯不足,無法讓殿下大展身手。”
說白了,就是新人一到,根本不能及時參加工作唄?
需要崗前培訓(xùn),以及崗位培訓(xùn)?
既然如此,那就先將面前這些人完全動用起來,戶部重新開始穩(wěn)定運(yùn)轉(zhuǎn)之后,再做安排。
“自今日起,尚書王珪、侍郎柳衣冉,各部主事由你兩人管,出了事本王找你們!”
“啊?”
“本王還未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