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心病已經治好,李方晨也就沒多待在宮中,返回秦王府好好修養兩天。
卻不想,接踵而來的壞消息,使得長安本就不平靜的朝堂,再次翻起波瀾。
褒國公段志軒,病逝了!
消息剛從金州傳回,李世民聽后哀痛之色無法抹去。
新舊交替之際,老一代的能臣干吏,如今都已年歲高遠,時不時就會有一兩個離開人世。
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他們這次在同一個時間段之內,相繼病逝。
若是消息傳出去,省不得有心人以此為借口,暗中動些手腳。
“李世民對一朝老臣下手了!”
且不說此事是否屬實,單是這條消息散出去,就得引起大亂。
太子理政多日,面對朝堂上的困局,也是絞盡腦汁,實在沒了辦法。
好在隨后李世民重返朝堂,手握大權,才將此事慢慢壓下。
“褒國公段志玄,天妒英才,早離人世。念其功勛,追贈輔國大將軍、揚州都督,謚號忠壯,陪葬昭陵。”
圣旨下達,倒也省去不少麻煩。
段家有兄弟三人,其中長子段瓚,承褒國公之位。
另外兩子,分派在外,有一州刺史之職。
稱得上皇恩厚重,彰顯皇家善待功臣之風范。
李世民下令,將李方晨傳入宮中,有要事相商。
李方晨猜不透李世民在想些什么,只好在面圣后開口詢問,“不知父皇傳兒臣入宮,所為何事?”
李世民讓李方晨先行落座,而后嘆息道“跟隨朕的老臣一個個離去,朕心中難安,想尋你出個主意,好讓天下人知道,朕從不虧待有功之臣!”
李方晨遲疑道“父皇是打算給天下做個表率?”
李世民點頭,“正是如此。”
不虧待有功之臣,讓天下人覺得他李世民是一代明君?
李方晨腦中開始思索辦法,同時還要參考記憶中的歷史進行判斷。
可惜想了很久,也不知有什么辦法可以讓李世民滿意。
“不知父皇有什么想法?”
李世民本以為,李方晨一來就會給自己出個主意,卻不想對方也是頭痛此事。
說起來容易,可做起來哪有那般容易。
好在李世民確實有所考慮,便直接開口問道“你那英雄祠,朕效仿用于功臣閣,可好?”
李方晨眉頭一挑,忍不住脫口道“凌煙閣?”
李世民聽后忍不住贊道“不錯,就是定這個名字!”
誤打誤撞,還真讓李方晨說對了。
大唐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存在。
這其中有善終者,更有叛逆者。
李世民按功論名,哪怕其上功臣早已因叛亂而被諸,依舊保持下了對方的香火之名。
“快與朕說說你的想法,朕要好好聽聽!”
一想到此閣立下,可以助自己籠絡人心,安撫天下百官,李世民根本按奈不住心中躁動。
李方晨點頭道“父皇即有此意,當在長安之中,興建凌煙閣。也好讓天下知曉,父皇善待功臣之心。”
“在長安?”
“不錯,若是宮中設立,怕不得旁人說小氣,倒不如大白于天下,供萬民敬仰!”398
李世民考慮一番后,認同了李方晨的想法,“朕打算將忠臣名將全部列入閣中,你覺得此事可行否?”
李方晨問道“父皇是說,當世尚存的老臣們也會入閣?”
李世民笑道“若不如此,凌云閣有何用處?”
“既如此,那兒臣明白了。閣中不得敬香,以畫像示人,功績錄在閣中,好讓萬民朝拜,天下歸心!不知父皇意下如何?”
李世民對于這個想法很是滿意,“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