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其他任何一個她都不放在心上。
帶走后,還讓人下令給秦懷道招進了宮。
沒人一旁解釋可不成,李方晨那書要是沒什么農事經驗的人看,根本就是天書。
李世民也是如此,因為他剛開始還能看懂一些,越往后越是疑惑。
詢問他人后才知道,原來李方晨在學府教書,根本不是死記硬背那么簡單,更偏向田地里手把手的教人。
讀不懂了,就把柴令武給找進宮來,讓他將李方晨授課方式重現。
初看時覺得甚是有趣,再看下去,李世民眼中出現了凝重之色。
長孫無垢也是如此,秦懷道為她演示了幾次后,對于手中書籍,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農為國本,教起來本就不易。
當初李方晨為了這事,搜集了近兩百多位老農的經驗心得。
匯集成冊,又豈是簡單之物?
加上李方晨個人獨到的見解,《農》書六冊,個個都可為經典。
大唐關于寫農事的書,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說根本沒有。
似李方晨這般歸納總結前人經驗的農書,更是從未出現。
播種下田都是小事,五谷種法、四季分時、防蟲防害、施肥增產、引水灌溉
幾乎掏空了李方晨腦中那點淺薄的知識,尤其是最后一冊中,嫁接授粉和優良品種培育的內容,李世民就好像天書在前,根本無法看懂。
他甚至想派人去嶺南取經,好讓自己讀懂后面這些學子們還未觸及的內容。
不過這個想法很快就此淡去,李世民想到柴令武,想到學府中的那些學子。
幾年時間,他等得起,何須派人取經,只要等到鈺兒將他們培養出來,一切問題迎刃而解!
“不愧是本宮之子!”
長孫無垢很高興,同時也很難過。
她高興鈺兒和青雀兩人如今所做之事,并引以為傲。
她難過多年不見,最疼愛的二兒子,今生都可能不會再回長安。
“鈺兒,也不知你如今過得如何?”
要說長安麻煩事也有不少,比如說公主的婚事!
多年之前,李方晨獻策時,曾提到女子早婚帶來的危害。
李世民不希望自己的女兒,出現任何問題。
打算等到她們十八以后再說,而幾年或許就是“最后”的期限。庶出的公主大多有了婚配,反倒是嫡出和他疼愛的那幾位一直沒有定下,他心中已有主意。
長孫家的長孫沖,徹底沒了迎娶長樂公主的可能,但除了嫡公主之外,李世民另有封賞。
遂安公主認在長孫無垢門下,視作嫡出,嫁與長孫沖。
長孫無忌對此雖有不甘,卻也不能再反對。
事到如今,嫡長公主長樂,也該成婚了,李世民心中人選還真不“少”。
首先,秦家秦懷玉!
年二十,未有婚配。文武雙全,翼國公秦瓊之子,如今大唐三品國候,更有千牛衛將軍一職。
其次便是柴家柴哲威,年二十二,未有婚配。情況大致與秦懷玉相同,都是文武全才。
當年跟在李方晨身邊的小跟班,如今成為了李世民眼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余下那些,雖有不錯之人,可本事不足,配不上嫡長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