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小聰明辦大事。
房杜二人心中嘆道“天生麒麟子啊!”
有了這些標點,今后所有的太學、官學,都會省去諸多麻煩,學子看書,再不必去揣摩前人如何斷句,而是直接可以學出前人之風骨!
現在的大唐,還沒有斷句之法,手持一本著作,入眼全是手抄字跡,只能憑借臆斷,來確認每句話、每句詞到底該在哪落筆。
印刷珍本,價格昂貴無比,近乎可以作為傳家寶,尤其可見,古代人對于知識的渴求。
方晨從沒有想過改變大唐,甚至連這一次出現的事情,都是他的無心之失,他是真的對君子六藝好奇啊!
后世雖然也有解讀,畢竟不如李淵口中說出來的詳細,光是這五禮,就代表著一種源自于文化深處的傳承。
五禮中的吉,對應著天神、地祗、人鬼三種意識形態祭祀時的禮節
兇禮代表著一切和兇喪有關的禮節,這其中還包括天災,《周禮》中就有明確標注以兇禮哀邦國之憂以喪禮哀死亡,以荒禮哀兇札,以吊禮哀禍災,以禬禮哀圍敗,以恤禮哀寇亂。
余下賓禮、軍禮、嘉禮中,最讓方晨好奇,也是最符合他口味的,便是軍禮。
用于征伐,各種軍事方面、軍中的禮節。
軍禮少見跪拜,多為單膝,著全身甲時,甚至只需要微微躬身抱拳即可。
“大唐竟然還有拉練早操?有意思!”
回坤寧宮的路上,方晨思緒還飄在軍禮上面,從這之中,他認識到不少大唐軍人的行事風范和行為準則。
本以為就是那種戰時兵,非戰為農的普通人呢,看樣子自己似乎低估了一些什么。
要是可以自己操練一支隊伍,跟這些大唐名將比試一下,一定十分有趣!
想到這方晨就忍不住地笑,讓長孫無垢簡直有些莫名其妙,置氣般捏著他的耳朵。
“哎喲,娘娘,您輕點,要掉下來了!”
“哼!小小年紀,裝什么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