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軍七日,入得關內,再有五日可達靈州,入隴右道。
在與秦瓊和柴紹商量一番后,李方晨從白狼軍之中選拔出十人,化作軍探,先行奔赴隴右境內。若有小股突厥隊伍流竄,必先撲滅之。
另一邊,李靖等人相繼發兵,李世民坐鎮朝堂之中,倒是未有發現趁機生事者。
許是因為長安十六衛還有七衛人馬未動。
各地都督,李世民下令嚴守,不可輕動,違者視叛亂論處。
快馬奔襲,進入隴右境內,除蘭州、靈州兩地還算安穩外,其余各州府內都有突厥兵馬痕跡。
探馬耗費了三日時間,疾馳飛回軍伍之中。
其中三人缺失,據他們所言,是探查途中碰到了突厥狗,奪命時隕落。
說罷,還取出了一部分突厥人的左耳。
李方晨看后,急招眾將入帳商議,“本帥想帶白狼,先行一步奔襲肅州。”
眾將毫不猶豫,直接上言道“大帥切莫沖動,若有人埋伏在甘州、肅州兩地,如何是好?”
“是啊大帥,如今前路未明,何必冒險?”
李方晨嘆氣道“本帥帶白狼先破玉門關,作為一支奇兵,出奇制勝。而秦將軍你與柴將軍帶軍迅速肅清隴右境內突厥游騎,憑著我軍中利器,本帥還真就不信他莫賀設(阿史那泥孰莫賀設)能帶人打的進來!”
秦瓊還是十分猶豫,“大帥,此事屬下認為,為帥者不可輕易犯險!”
正在雙方僵持,一位斥候跑入殿中,“啟稟大帥,博陵戰事急報!”
“講!”
“二月十六,英國公李績領軍與叛軍崔言順一戰,損兵五千,輔兵八千,叛軍崔言順被盧國公斬首,其子嗣崔雙明承繼奪權,叛軍折損三萬有余。崔雙明強征當地農夫,聚兵達七萬。”
“二月十八,英國公李績領軍兩萬退守瀛洲修養,補充糧草。”
“二月二十一,崔雙明帶兵反攻瀛洲,英國公李績領軍御敵,再度折損三千軍,而叛軍丟下兩萬五千具尸首,敗退”
看樣子,李績那邊被拖住了,正在想辦法一舉破敵。
李方晨覺得,自己動作必須快點,先滅了莫賀設再說。
“本帥令,幾日后大軍一分為三,本帥領白狼先行,余下兩萬人分由秦將軍和柴將軍掌控。”
“殿下!”
“本帥說的話,聽不到嗎?”
畏首畏尾不是李方晨的風格,明明可以更快解決,憑什么浪費這么長時間。
經此一言堂,其他人就是想說什么都不可能,秦王有權如此下令,他們這些武將最多只能勸。
因為,軍中帥者,一言定奪!
李方晨這一方軍隊三分,白狼先行,后兩萬同時進入隴右。
根據李方晨之前的要求,開始肅清隴右道境內的小股突厥起兵。
而白狼軍這邊,一個個摩拳擦掌,早就準備好大干一場了。
“殿下,探子來報,前方就是三十里,便是甘州,此地有突厥兵三千人看守。”
“令全軍,安營扎寨,暫且休息一下,待得明日,全速前進!”
一路奔行,速度快了后方大軍一倍不止,若非兩房還有書信傳遞,秦瓊和柴紹早就忍不住帶兵追趕了。
夜中營火起,帳中人無眠。
李方晨看著眼前這幅地圖,忍不住問道“如果按照軍探所標記的城池來看,莫賀設最少在隴右道內準備了兩萬兵馬,而他主力,卻不知所在何處?”
秦懷玉點頭道“殿下,您說莫賀設會不會回轉突厥了?”
“怎么可能?”李方晨摸著下巴,對此很是困惑。
一旁柴哲威卻冷笑道“殿下您莫要忘了,這莫賀設原先可是西突厥大將,其投靠頡利,也不過是因為屈服于東突厥的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