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早已進入九月,十月在望。
安卡賓首府,羅爾達。
國立醫院。
唐毅的病情已經大幅度好轉,蘇醒后得以進食,抵抗力逐步恢復,但距離下地還有些時間……從住院到現在,他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瘦下來。
如果對比剛剛抵達非洲時的模樣,堪稱變了一個人,完全是另一種氣質。
人到中年自然是要發福的,唐毅現在精瘦的跟二十歲出頭的青年,‘返老還童’對中年人來說可不是什么好事,體重在短時間內大幅度減輕,脂肪含量減少,對于肝臟負擔巨大,免疫力也會大幅度下降,人體需要優質蛋白進行免疫球蛋白的合成。
脂肪量的驟然下降,免疫球蛋白數值同樣下跌,肝臟高負荷工作抵抗細菌病毒,進行排毒工作,很容易引發肝臟疾病。
但這也是沒辦的事情,至少傷寒得到控制,至于身體的基礎情況,只能后來慢慢調養。
童涵已經可以下地了,卻依舊虛弱。
傷寒的病程大多在一個月左右,從潛伏、到病毒爆發的極期,再到預后有一個完成的適應修復過程,但對比起唐毅,她已經好了太多,時不時還能在張中建與汪主任不再時,給唐毅端一杯熱水。
前天,汪主任終歸是將小組遭遇的情況,通知了國內。
唐毅的親屬當天購買機票回來,今天將會抵達。
唐毅本來是反對的,不想讓家人長途跋涉到來,見到他也只會擔心,但到了這時候……張中建是覺得家人應該有知情權,兩個大老爺們的照顧不如唐毅的妻子。
而汪主任……
病魔消退,救治及時,他想邀功。
哪來的功勞?
在艱難的援助工作中病倒,卻毅然決然戰勝病魔,這是對小組協調能力與對當地幫扶工作的肯定。
為此,老莫也寫了一份感謝信與匯報單,以邀請官方的名義發給了國內,算是給了一記強有力的助攻。
汪主任的鉆營無需贅述,人有千百樣,無論他的目的如何,至少心思還是善良的。
可以想象回國后,論功行賞,唐毅的收獲肯定要比汪主任多得多。
“小童,那你照顧著點你唐教授,我們去機場了?!睆堉薪ǖ?。
童涵點點頭:“放心吧,交給我?!?
二人出發。
在醫院門口上了中巴車,二人并肩坐下。
張中建忽然道:“咱們來了多久了?”
“今天9月2號,馬上整三個月。”
按原計劃,援助工作將會持續到十一月中旬,也就是四個多月時間。
“等唐毅病情穩定,送回國后,咱們也趕緊回馬蘭熱吧?!?
唐毅的情況已經不適合繼續前往援助了,這場大病的后期調養恐怕就是好幾個月,傷重下線論功行賞是應該的。
而也因為唐毅的事情,汪主任原以為自己與張中建也不需要去馬蘭熱那個鬼地方了。
一個多月的當地援助,他們見到了太多的慘狀,瘧疾爆發的集中地,人們醫治無能,就連緩解疼痛的辦法也沒有,說一句人間地獄也絲毫不夸張。
此情此景,內心自然飽受煎熬,而除此外……
兩人還要擔心被傳染,汪主任是不想去了,成績混的也會差不多了,待夠了時間就算功成圓滿。
“我們,還要去馬蘭熱?唐毅回國肯定要等傷寒完全康復,達到防疫標準才能登機,那時候就是十月初了,那時候就是收尾工作了,還要去嗎?”
簡單來概括汪主任這一整句話——
沒必要啊。
張中建微微閉目,有些事兒他其實不愿意跟汪主任多聊,但他也是受人之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