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賀,周一生哪是對手?
……
同一時間。
京都。
論及醫療能力,這座城市匯集了全國最強,世界前列的醫療資源與技術。
同理,無論中西醫領域,許多高手云集此地,撇開中醫不談,西醫在華發展流行至今,早已有前輩高人成為令世界醫學界都仰望的的存在。
腎臟外科研究中心,很不起眼的一家研究所,掛靠多家醫學院校。
這家研究所算是吃百家飯長大的,因為其中的成員多是各家醫學院的腎外教授。
按理說,一家研究所的投資可不少,即便分攤幾家,費用與所得回報都不成正比,因為到底不是親兒子,反而像是花錢養著干兒子。
真要論親屬,花一百萬養親兒子,與花十萬養干兒子,肯定大多數人選擇前者。
可偏偏,這家研究所成立已經許多年了,在業界口碑極佳,且各大高校搶著給研究所注資,就為了當干爹。
主要是研究所主理人太強。
歐陽教授,國內腎臟醫學大拿,他若認第二,也沒人敢認第二了,師從當年友好醫院的創院院長之一,不僅是接過其衣缽傳承,更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歐陽習慣了早睡,他早已從醫院體制內出來,不用成十幾個小時的泡在手術室內,這便是‘大家’待遇,但凡遇到難以攻克的病例,才會輾轉各大醫院主刀,帶著一幫副高、正高完成案例難題。
一個人到了行業的尖端,便像是跳出了三界之外,偏偏三界之中又全然是他的影子。
時間已經十二點了。
他剛剛完成手頭的事物,卻又一拍腦門,響起另一件事。
早晨助理通告,的審核組發來郵件,有一份論文需要他評估。
,學名柳葉刀。
世界最古老的醫學雜志,創立于十八世紀的倫敦。
名字是很形象了,柳葉刀既有藝術氣息,也與西醫外科的手術刀相映照。
同時,該期刊也是醫學領域影響因子最高的幾個之一,在醫學領域中的排名甚至要超過了自然、細胞。
歐陽自然有資格成為審稿人,但審稿人也只是兼職,稿件的審理發放是隨機的,也因為他在國內腎臟領域之高,所以同類型文章大多會讓他過過眼。
其實歐陽是不想攔活的,就他的身份來對比年齡,他還很年輕,至少還有十幾年能主持一線工作,所以他很忙,沒時間做其他的事情。
可是‘柳葉刀’期刊的影響力太大了,據他所知,國內的審稿人包括他在內,僅有四人。
對比起歐美國家的比例,堪稱可憐。
這意味著什么呢?
意味著國人的在‘柳葉刀’的發表過稿率不高。
不要認為世界頂級期刊就是公平的。
西方人至今對國人的眼光,依舊是狹隘的,同樣層次的論文,如果是國人發表的,外國的審稿人可能會選擇西方人。
歐陽的加入,就是為了盡可能減少一些此類事情的發生,就算力量微薄,但也總有后輩能萌他恩惠,一次不過,也有機會修改后二次嘗試,為國內醫學界盡一份力。
與之相反,歐陽也可以大刀闊斧,打擊一些眼光狹隘的西方人,他們能做的事情,我們也能做,而以歐陽的實力,論文內但凡有一絲絲的錯漏,都能噴個狗血臨頭出來。
打開電腦。
通過加密方式后登陸,他看到了文章——
《急救(野外)醫學探索:腎臟摘除單雙通道封閉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