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周一生聽了就苦笑起來,“婧姐這是挖苦我啊。”
“你這可用詞不當,又不是手術失敗,怎么能說挖苦呢?我是真心實意過來學習的,說實話,兒科手術不多,我們盡可能趨于保守治療方向。”
“開年評級,我肯定就上主治了,但手上的功夫真不行。”
幼兒、孩童發育不全,手術風險無限上浮,不到萬不得已,多數情況是不推薦手術治療的,因此兒科手術的確不多,同理……兒科內科權重就遠高于外科。
即便兒科外科醫生不多,能落在手里的手術也不多。
類似前天的情況,幾乎屈指可數,絕對算是經典案例,值得深思學習。
身后。
白明明聽著發笑:“小周,你就給劉大夫講講嘛,正好我也聽聽,你小子在外科算是天才了,而且你得感恩啊,你不是說,是劉大夫把你領進來的么?”
周一生表情發囧,被上級醫生求教,總感覺有些不搭調。
“那我就淺談一下?”
“行,就淺談,把手術經過與思路說一下,我帶了紙跟筆。”劉婧笑得溫柔,隨手從白大褂的寬敞口袋里掏出小記事本,看起來煞有介事的模樣,真不是過來開玩笑的。
至于白明明,純粹湊熱鬧,當故事聽了。
周一生沉吟一陣,組織措辭,反思手術案例,也是對自己的提升。
等了一兩分鐘,他才慢慢道來:“當時的情況咱們都知道,堵塞時間長,病情危急,但從孩童狀態而言,率先可以確診不完全堵塞,所以又可以辯證出,堵塞的大概位置……”
周一生依托系統,檢測結果都是擺在明面上的。
就如同之前所說,系統檢測結果,可以提供一個逆推的學習過程,整合線索邏輯,反思病例特征,對提升有很好的幫助。
所以,全程都是周一生在說,劉婧在聽。
因為他的條條理理實在太清晰了,邏輯無懈可擊。
原本白明明只是湊熱鬧聽一耳朵,后續也聽得入神了,包括吳建興吳主治,也來了興趣,滑著屁股下的轉椅湊到白大夫的桌前,一塊聽著。
術后辯證,純靠邏輯思維,在這里內科大夫天生占優。
吳建興雖然在急診發揮左右不大,但到底是老資歷,可就算是他,也被周一生的復盤,講得一愣一愣的,任何一個角度都挑不出毛病來。
約莫二十多分鐘。
周一生講完了,而劉婧也寫了滿滿一大篇。
“大概就是這么回事了,講得還算清楚吧?”
劉婧猛點頭,眼前發亮:“很清楚,給我很多啟發。”
冷不丁。
老吳扯著嗓子喊道:“何止是清楚啊,你這條理邏輯,足夠去大學里去講課了,我都被吸引住了,從多角度延伸病癥狀態,每一個線索都沒毛病可挑的。”
“服啊,我算是服了,這世上還真有天才怪胎啊。”
“哪有你這么夸人的?”劉婧覺得好笑。
“嘿,劉醫生還維護咱小周呢?咋地,劉醫生沒對象,看上咱小周了?”
劉婧臉頰一紅:“人小周有對象的。”
醫生這個小圈子,還挺容易促成對象的。
不過打周一生的主意,肯定是晚了。
“小周有對象?”
周一生忙點頭,盡快撇清關系,免得以后麻煩多:“有了。”
“那好啊,有時間咱們聚餐,把家屬都帶上唄。”
得,又是帶家屬。
周一生心里苦啊。
閑聊一陣,劉婧就走了,兒科也不輕松,大過年寒冬臘月,又是胡吃海塞,小孩子是最容易發病的群體,她下來逗留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