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縣醫院的手術室示教室,還是前年開辟出來的,算是趨于國內一線技術,但使用次數著實不多,縣醫院對后備人才的培養,實在有心無力;加之各科老醫生也沒有太大進取心,外1外2與骨科都有技術層面的重疊,相互學習是不可能的。
真要某一科室在示教室手術,保準又能掀起一陣爭吵不休,你這兒做得不對,你那兒思路有問題……文人相輕啊!
畢竟,周縣醫院實力不強,沒有那種高層次的‘老祖’存在。
這么說吧……
在秦中中心醫院,程惠民要是開一臺手術,各科主任都要跪舔,當年京西神外三把刀,到了現在也有人慕名而來,請求程院主持手術;除此外,普外也略有研究,一輩子的鉆研沉淀,實力強悍如斯。
所以,環境真的很重要。
周縣醫院成立于六十年代,如今也沒有什么老祖老怪,那位梁院長多于行政職能,技術方面跟三個主要科室主任根本沒法比,就算若干年前的確有人崛起‘成圣’,但人家圣階高手早就換地圖了,根本看不上周縣醫院這新手村。
此時。
大隊人馬趕至,將不大的示教室填得水泄不通。
梁院長捋了捋日漸稀疏的發絲,喘氣道:“快,把那個什么期刊拿來,給我看看。”
其實不用梁院長發話,張聰早在重新進入醫院大門,就拉著外1的人去科室取期刊了,這回正好趕來,將期刊從最后排一點點傳了過去。
期刊入手,梁院長悉心撫摸,眼神狂熱,又帶著幾分匪夷所思,其實到了現在,他還有些懷疑,那么年輕的實習生,真能在柳葉刀上發表論文?
此時所做決定,完全是被外1外2兩位主任帶了節奏。
翻開書頁,一水的英文難倒了梁院長,只能求助一旁的高主任:“高主任,你給說說,這上面都寫著什么?”
一時間,背后一群醫生都側耳聽著。
高主任莫名覺得與有榮焉,大概是那種‘事件見證者’的心態:“咳……嗯,上面講述兩名無國界醫生在原始部族內接到原住民的請求幫助后,日夜兼程……”
宣傳稿本就在說故事,而高主任如今也少不得添油加醋,將原文中的細節更加豐滿了一些,總而言之是驚心動魄,動人心弦,到了最后才是腎摘的過程描述與學術性探討申引。
不管后面的內容被人聽不聽得懂,但只要知道前面過程,就足夠他們興奮了。
“手術是成功的,但因為搶救時間過晚,患者還是死亡了。”
后方,唏噓成片。
感受類似于觀看一個現代英雄主義悲情片,前期焦心,中期興奮,后期歸入現實殘酷與無奈,拿這片宣傳稿當做劇本初稿,絕對能拍出精品來。
“白醫生啊,你們小周老師的照片發來了嗎?”
白明明就在二人身邊,方才也光顧著聽故事了,整個人處于懵逼狀態,現在聽到聲響,才低頭看向周一生留下的手機,微信上一大通留言——
“東西在哪兒啊?”
“衣柜我找過了……”
“哦哦,在旁邊的小柜子是吧,你說你這孩子藏那么深干嘛!”
“圖片1。”
“光要這個資料嗎?雜志社給你發來的信函要不要,我都給你裝裱好了……”
“圖片2。”
“發過去了,你倒是說句話啊。”
不用想,電話那頭的人只能是老爹。
白明明也不敢私自回復,就現在而言,白明明認為應該把‘小周老師’前面的‘小’取掉了,心中的崇拜是難言的。
“發來了,您看!”
這話一出。
后排凳子接連作響,不用回頭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