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手術,四個多小時。
示教室內的眾人看得是津津有味,如果說小周之前的手術是驚艷的商業電影,那現在的手術莫過于一場擁有兩位頂級演員對戲的劇情片。
節奏穩健,劇情也并沒有太大的起伏,平順而絲滑,偏是能讓人聚精會神得靜下心來沉思,然后收獲頗豐。
而作為當事人,亦是心胸舒暢。
趙成在附屬院手術,自然有自己的手術小組,搭配契合,早就形成套路;而在來往飛刀中,自然覺得束手束腳,要么是技術不達標引起些許小麻煩,要么是對方不夠配合,不是不想,而是短時間內很難形成默契。
但這一場手術下來,他儼然有一種投身于主場的感覺。
雙方起初偶爾交流,后續他就好像懵懂入夢,每一步助理都投喂的恰到好處,順水推舟,一直到手術進入收尾工作時,他才恍惚回來……
這不是中原大附屬院。
這是周縣醫院。
我是來飛刀的……
眼前的年輕人是當地醫生。
心有靈犀嗎?
倆大男人心有靈犀個什么勁啊。
趙成認為,醫術好似武功,過招才知境界高低,所以眼前這位小周醫生在趙成的眼里看來,可不簡單,助攻做得漂亮的人,心中自有路數。
要么自己很強,要么見過的強者太多了。
無論這兩點哪一點發生在這年輕人身上都不太合理。
這樣的技術與天賦,在一個縣區二甲,根本就是埋沒了。
包括孫茂……
也在手術后半程猛地回過味來,手術全程討論次數不多,大多時候就如最開始……趙成提出考問,小周醫生給出答案,而每一次竟然都是趙老師心中的標準答案,隨之手術繼續進行。
以他在趙成手下干了一年的程度,有時候也拿捏不準趙成的思路。
理論知識儲備,他自然是足夠的。
但何時出什么招數,孫茂欠缺的火候還太多了。
也就是說,身旁的人儼然就是同處于趙老師思路水平線上的,除了手術小組的主治,即便從研究生跟到博士依舊在組內的師兄,也還差得遠呢。
周一生就沒太多想法了。
他只是想把手術做好,不過心里的舒適感從未發生變化,配合打得漂亮,契合度好像比迪莉婭還高,當然也因為現在處于得不是移動手術車,也不是部族臨時搭建的移動手術裝置。
就說一盞高功率的手術燈,便能將手術質量提高好幾個檔次了。
設備完善。
加上趙教授的實力,喂招輔助而已,對如今在腎臟手術中得周一生而言,根本沒有半點挑戰性,畢竟為了填補腎臟術式,一次可是抽空了儲備的醫療成就點。
“切除完成,恢復供血?!?
周一生立即動作起來,取出腎動脈上的阻斷器,表層出血溢出量正常,到了這時候兩人才第一次抬頭,“完成了!”
“縫合與安置引流管讓小孫來做就行了,咱倆歇一會,看著就行?!?
二助總算派上了用場。
打雜工作說來羞恥,但給普外闌尾打雜與腎臟術式打雜自然是不同的概念的,孫茂當初為了考上趙成的研究生,可沒少花功夫。
一年期的研究生能上二助已經非常不錯了。
如今。
葡萄串一樣的腎臟已經完全變了模樣,表層被削掉一層,重新恢復了平滑,但表層組織切除勢必會造成出血,引流管連接引袋的意義就是不讓血污擠壓造成術后感染。
二人在旁佇立,看著孫茂動手,其間趙教授少不得提點指導。
周一生有些感慨……
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