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月兒為己出,一定不會辜負(fù)您的期望的……您到底發(fā)生了何事?”
明姑姑擺擺手,傷感地說道“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我不知道會是什么時候,我感覺到大限將至……”
王伯一聽不由老淚縱橫,雙手不受控制地顫抖起來“您這不是好好的么,何必要說出如此決絕的話。”
長安街上人頭涌動,街上掛著各種花燈,街中心搭了個戲臺,正有戲子在上面咿咿呀呀地說唱,臺下圍了一圈又一圈的人,喝彩聲此起彼伏,好不熱鬧。
一位十二三歲的纖細(xì)少年從人群中拼命地擠了出來,只見他臉上戴著一張火神的半面具,只遮住了鼻子及以上的部分,露出雪白如玉的肌膚、晶瑩剔透的下巴和一張嫣紅的小嘴,修長的脖頸在燈光下宛如美玉光潔。
少年頭上的帽子都被擠歪了,他拿著兩串糖葫蘆,在其中一串上咬了一口嘟囔道“這戲連著演了幾年了都不換一換,著實無趣。我還是去鎮(zhèn)南的河床邊看煙花吧。”少年說著就向鎮(zhèn)南方向快步走去。
煙火不久就要開始了,一路上有不少人往那個方向奔去。
這時小小少年看見前面不遠(yuǎn)處有個身材高大的白衣少年正慢慢地往那個方向行走。那人在人群中白衣勝雪,風(fēng)姿卓然,晚風(fēng)吹起他的衣襟,顯得高貴而又瀟灑。
明月心里忍不住大呼一聲“好風(fēng)采!”
她趕上前一步,拍了拍白衣少年的肩膀說道“兄臺是要去鎮(zhèn)南看煙火嗎?再不快點,就要晚啦。”
那人聞聲回過頭來,露出一張戴著銀色面具的臉。
那銀色面具遮住了嘴唇以上部分,露出一張性感的薄唇,唇邊的肌膚潤白如玉,面具后的眼睛神光湛湛。
燈火闌珊處,纖細(xì)少年見他白衣勝雪、黑發(fā)如墨般在風(fēng)中舞動,很有一股高貴出塵、風(fēng)華無雙的氣質(zhì),心里不由又贊嘆一聲好氣質(zhì)。
那人一雙幽幽的眼睛在銀色面具下仔細(xì)看了看他,見是個身高堪堪到他胸口的小小少年,纖瘦的身上穿著一身淺藍(lán)衣裳,臉上戴著節(jié)日的火神面具,下巴潔白如玉,只露出一張艷紅的小嘴香甜地吃著糖葫蘆,便回答道“在下隨便走走,小兄弟請自便。”
小少年咬了一口糖葫蘆很是熱情地介紹道“聽口音兄臺不是長安鎮(zhèn)人?我們長安鎮(zhèn)好吃的東西很多喲!此地南來北往的旅客都要去嘗一嘗長安酒樓的紅燒鮭魚,萬盛酒樓的秘烤野鴨,百利酒樓的火腿蘆筍。這三道菜最是有名氣,味道絕佳,兄臺有空一定要去品一品的。”
白衣男子聞言便多看了少年一眼,銀色面具下發(fā)出一聲輕笑,似乎覺得小小少年談起吃的東西時,那眉飛色舞的樣子很是可愛,為人也甚是熱情好客。他點點頭道“好的,謝謝小兄弟盛情介紹。”
“長安鎮(zhèn)的糖葫蘆也是一絕,很好吃的,你也嘗嘗。”小少年遞過來另一串糖葫蘆,袖子外的小手纖細(xì)潔白,露出的手腕晶瑩皓白,宛如美玉。
小小少年嘴角含了笑意,仰頭希冀地望著他。
白衣少年在他希冀的目光中接過那串艷紅的糖葫蘆,輕輕咬了一口,入口酸酸甜甜,倒是可口。
他突然想起曾經(jīng)也有一個小女孩,舉著一串糖葫蘆喂給他吃,希冀地望著他,問他“九哥哥,好吃嗎?”十年后他再次回到那個地方,那里早已人去樓空,他再也找不到她。
他望著面前的小小少年,不由微微有一些失神。
“怎么樣?好吃嗎?”小小少年開心地一笑,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齒“這家糖葫蘆店已經(jīng)開了幾十年了,是一家老字號。南來北往的客人走的時候都喜歡捎上幾串。還有這里的桂花糕,也是一絕,你一定要去嘗一嘗。”
白衣少年點點頭“確實不錯,很好吃。”
小小少年開心地笑了,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