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宜生完成使命回到西岐后,姜子牙便召集闡教三代門人在相府內議事,他有大事宣布,就在武王做出決定后,他親自上了一趟昆侖,求見元始天尊,得知天數有變,殷商多出十年氣運,所以伐紂一事暫緩,休養生息,待十年后再繼續未完成的偉業。
本來闡教弟子有十余人,人才濟濟,可現在看去,只有寥寥幾人,這半年以來,三代弟子損失過半,姜子牙嘆息一聲,這些弟子身死跟他脫不開關系。
雖然師尊并沒有因這事怪罪于自己,但這樣讓姜子牙心中更加自責,作為師叔,他唯一能做的是蟄伏十年,等天下大勢有變,滅掉鄧九公這個大敵,給那些死去的弟子報仇雪恨。
良久,他才道“今日招你們前來,是有一件大事要說。”
姜子牙的聲音無比平靜,但是令諸將一驚,西岐都向紂王送了請降書,這會又沒有仗打,能有什么大事,韋護看向一旁的楊戩,兩人目光閃爍,似乎想到了什么。
“西岐準備修養生息十年,意味著這十年無戰事,你們各自返回師門,加強修煉,十年后再下山助我伐紂。”
姜子牙話音剛落,哪吒心中大急,出聲道“師叔,我兩位兄長都死在戰場,我跟鄧九公是仇深似海,不能不報,我要留在西岐,暗尋機會報仇。”
他深知明面上不是鄧九公的對手,但只要用心,總會找到合適的機會。
李靖驚訝地看了哪吒一眼,沒想到這個孽子對他兩個兄長到有感情,于是附聲道“丞相,末將愿跟哪吒一起留在西岐。”
僅憑哪吒一人,不是鄧九公等人的對手,有自己在,還有一些希望。金木二吒遭劫,哪吒再不孝,總是自己的血脈,絕不能讓他有任何損傷。
兩個兒子戰死這事還沒告訴夫人,若是她知道,還不知會傷心成什么樣,想著,李靖頭大如斗。
姜子牙嚴辭拒絕“不行,你們必需返回師門,這是命令!”
父子二人一聽,嘆了口氣,想著十年后才能報仇,心中非常不甘。楊戩勸道“哪吒,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鄧九公多行不義,劫數一到,必然灰飛煙滅。”
哪吒點頭,師命不可違,連姜師叔都不同意自己留在西岐,此事便一點回轉的余地都沒有。
韋護目光閃爍了幾下,向姜子牙建議道“師叔,諸位同門下山時,可是意氣風發,那是奔著立功而來,可大業未成,現在灰溜溜返回師門,毫無光彩可言,以弟子之見,在離開西岐之前,不防跟鄧九公打一場,取得勝利后再回山。”
回來后,韋護一直在分析,武王向紂王遞交了降書,自己和幾位同門師弟們該何去何從,只怕是回山待命,無意中從楊戩口中得知呂岳來了西岐,他心中頓時萌生了一計,或許可立大功。
姜子牙眉頭一皺“韋護,我不是說過,這十年無戰事,你莫要再勸,打點行禮,在三日內返回師門,不得有誤。”師尊給的是半個月,不過看大家仍對滅掉鄧九公念念不忘,姜子牙一下子改成三日。
韋護解釋道“師叔,你誤會弟子了。弟子所說的打一仗,是不動用大軍,而是用計引誘鄧九公入甕,然后趁機消滅他。”
諸將一驚,鄧九公何等狡猾多智,他是那么好引誘的么,大家有些不看好韋護的計策。
姜子牙目光中露出驚訝之色,他到沒小看韋護,此人修行幾千年,必有他的過人之處。況且韋護平時很少發言,行事低調,今日一改常態,主動說話,可見他腹有良策,自己不防先聽聽,再作決定。
只要有機會除去鄧九公,哪怕只有三成希望,姜子牙也想放手一試。
“你有何計策。”
韋護道“師叔,據弟子了解,九龍島煉氣士呂岳來了西岐,聽家師說,此人精通瘟黃之術,道行又高,性子自大,是一個十分難纏的人物,我們不防利用他性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