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人心惶惶的朝歌突然就平定了下來,成湯、西岐和北疆這三方勢力似乎達成某種協議,三方誰都不動。一天過去了,百姓提心吊膽,二天過去了,百姓還是提心吊膽……一晃十天過去了,百姓漸漸習慣了這種壓抑氣勢,該吃的吃,該上街的上街,一切仿佛又恢復之前的生活。
只不過山雨欲來風滿樓,整個朝堂風譎云詭,每日升朝,那些文武百官指點江山,唇槍舌戰,唾沫星子差點將紂王給淹沒了。
面對朝歌之危,朝堂有兩種聲音,以微子為首的幾位大臣建議發兵攻打崇應鸞,只要解決這路人馬,西岐軍必然膽寒,不戰而退,成湯化危為安;而以魯仁杰為首的數十大臣堅持對西岐用兵,認為西岐才是大患,大患不除,廟宇不存。
雙方僵持不下,經過幾天的猶豫不決,紂王還是將寶押在魯仁杰身上,畢竟崇應鸞這些年勢力大增,消滅了朝廷兩路大軍,聲勢浩大;而西岐十年前上表請降,雖擅自撕毀條約,興兵侵犯,一路過五關,斬六將,可對大商國力破壞并不大。
面對紂王再三催促,魯仁杰拖延不下去了,只好下定決心,據朝歌兵馬與姜子牙大戰,揚大商立國近六百載的敦敦國威。在馬善的游說下,張奎和高繼能投靠了魯仁杰,這讓他信心大漲,在戰略上對姜子牙藐視之極。
在魯仁杰的安排下,戰爭機器動了起來,朝歌只留了二萬人守城,他率十三萬人出戰姜子牙。
“高將軍,聽說你深暗用兵之道,你覺得我方有幾成勝算。”
魯仁杰春風得意,馬鞭起舞,在空中發出“啪啪”的響聲,驚得坐下戰馬一陣嘶吼。
高繼能道“大帥深得陛下信任,舉國精銳皆在大帥手上,又有幾員驍勇善戰的將領,此次一定能大破西岐軍,生擒姜子牙于萬軍中。”
魯仁杰笑道“聽高將軍說話,真讓人大快人心!”
馬善看了他一眼,暗道“這人真是其蠢無比,被大王利用了,還在沾沾自喜,就你也配與大王爭名奪利。”
……
雙方大軍對峙,姜子牙看成湯主帥是魯仁杰,暗暗吃驚,正要詢問,可魯仁杰以為大勝在握,對著姜子牙就是一陣劈頭蓋臉的罵著,最后說了一句“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直把姜子牙氣得火冒三丈,他不敵鄧九公也就罷了,可一個名聲不顯的將軍,也配對自己指指點點,簡直不知死活。
哪吒氣不過,直接祭出通天神火柱,釋放十幾條火龍,在半空中盤旋飛舞,聲勢駭人,嚇得魯仁杰差點從馬上滾下來,他連忙退回中軍陣營。
馬善卻是不怕哪吒,催馬上前,大聲道“哪吒,你的命真硬,三番兩次從平南王手中逃脫。今日我馬善偏要當一回閻羅,收了你的小命。”
哪吒怒道“狗賊,你有多大本事,敢口出狂言。”
兩人一言不合,大打出手,李奇和張奎兩騎分左右殺出,楊戩和楊嬋也縱馬出陣。一時,雙方六員將領殺得不相上下,在高繼能的建議下,魯仁杰下令全軍出擊。
高繼能嘴角掠過一絲笑意,縱馬上前。
姜子牙雖然覺得有些不對勁,可這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只好下令迎敵。只要鄧九公不在,哪怕對方有幾員會法術的人才,他也不懼。
很快,雙方大軍短刃相接,由于剛剛魯仁杰的懦弱表現,影響了成湯大軍的士氣。這一投入戰場立馬立竿見影,成湯士兵有些不支,如麥子一樣,一排排倒下。
因為這是東征最后一戰,姬家一旦取得天下,意味著馬上就要論功形賞,這個時候多立些功勞,可是榮華富貴的保障,西岐軍一個個如打了雞血一樣,士氣如虹。
這把魯仁杰看得心驚肉跳,他萬萬沒想到西岐軍兇悍如此,這鄧九公也不知練得什么兵,上了戰場如此不濟,自己回城后,一定要告鄧九公一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