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30722
再過兩日,便是一年一度的七夕日,這一日是牛郎會織‘女’的好日子,城中那些情投意合的小兒‘女’早就暗地相約,而那些不甚安分的風(fēng)流公子哥兒也耐不住寂寞紛紛呼朋喚友。
卻不知從何時起,城中開始風(fēng)傳著一股熱‘潮’,據(jù)說有一種被稱作玫瑰的美麗鮮‘花’,代表勇敢而純潔的愛戀,若是哪位小伙兒能夠在七夕日為心愛的‘女’子奉上一束玫瑰,便會得到神的祝福。
傳說曾經(jīng)有一對男‘女’,男的‘性’格熱情,名為愛人,而‘女’的‘性’格溫柔,恰如她的名字情人。一天他們在一個小山中發(fā)現(xiàn)了兩朵含苞待放的鮮‘花’,因為從沒見過這樣的‘花’,也不知其名字,所以兩人都很好奇,男的想摘來看個仔細(xì),卻不小心被鮮‘花’的利刺扎到,鮮血即刻流了出來。‘女’人見狀,很是心痛,不經(jīng)意地流下一滴眼淚,與男人手上的那一滴血同時掉落,分別落在那兩朵鮮‘花’上,被鮮血染過的那朵,變成了熱情的紅‘色’,而另一朵則變成了溫柔的白‘色’,但它們都有同一個名字,便是玫瑰。當(dāng)愛人和情人在一起時,便早就了愛情,而玫瑰則見證了愛情的存在。
這個故事被世人越說越傳奇,在市井中流傳甚廣,甚至漸漸傳至上層官商耳中,奈何除了專伺植物的‘花’匠,世人對‘花’卉之物根本知之甚少,稀奇的名稱,外加感人至深的傳奇故事,更是為玫瑰這種‘花’卉添上了神秘的面紗。
各家‘花’店自然也對此有所耳聞,卻都不以為然,七夕節(jié)年年過,還從沒聽說有人肯捧一盆‘花’來表白心意的,實在是荒唐。不過也有個別心思活絡(luò)的老板在這傳言上打起了主意,云端‘花’店的那位趙老板這兩日便絞盡了腦汁,‘欲’從這玫瑰二字上大撈一把。
而陸夢箋卻越發(fā)信心滿滿,將小店布置得當(dāng),又將諸多事宜向方圓一一解釋清楚之后,陸夢箋才算稍稍松了一口氣。
尤夫人作為第一大股東,為小小‘花’店之事,也可謂煞費苦心,甚至可以尋來城中半仙,算好吉時才肯開張。
就在七夕前一日,“‘花’解語”‘花’店正是揭牌開張,紅紅的鞭炮直響了小半刻,愛熱鬧的孩子全都捂著耳朵跑上前來討糖吃,方圓作為掌柜,也毫不吝嗇,同雙點手中各抓一大袋喜糖,分散給過路的行人以討個好彩頭。
只半日的功夫,店里就迎來了幾十撥客人,只是這些人大多來看個新鮮,真正肯掏腰包的,卻幾乎沒有,除了幾個受了尤夫人之托來買了幾盆鮮‘花’之外,幾乎沒有任何營利。
雙點嘴皮都磨薄了,生意卻依舊慘淡,難免心灰意懶,正靠在柜臺前向方圓抱怨著,外面忽然闖進(jìn)來一個男子,氣喘吁吁地繞著‘花’店轉(zhuǎn)了一圈,只見小店中甚為‘精’致,墻壁兩邊貼墻放著兩層‘精’雕實木‘花’架,每一層都擺放著不同的‘精’巧盆栽,而正沖房‘門’擺放著一株造型別致而翠綠的發(fā)財樹,再往里,驀然眼前一亮。
一臺通透的琉璃架子擺在正對‘門’的地方,雖說位置極為靠內(nèi),但托賴小店光線明朗,所以走近前時只覺眼前一亮,琉璃架子內(nèi),錯落有致地擺放著十幾個美觀‘精’致的小巧瓷瓶,單是每個瓷瓶上的圖畫,便令人不舍移目。
而琉璃架子兩旁,亦擺著兩排青竹扎就的櫥架,其上秩序擺放著不同造型樣式的‘花’瓶,每個‘花’瓶中則各‘插’一種不同的鮮‘花’。
那人顯然不曾想這‘花’店中竟是這等乾坤,待走到幾乎隱在‘花’叢中的柜臺時,心中早已由最初的焦急變?yōu)轶@奇,他再度環(huán)視小店一眼,而后眉頭緊蹙地問道,“請問貴店有沒有一種名為玫瑰的鮮‘花’?”
雙點正愁沒個客源,一聽這玫瑰二字,頓時來了‘精’神,眼睛亮晶晶地急忙忙應(yīng)聲道“有,有!客官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