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師傅手頭的活多,這一對兒圍領起碼要三天的時間才能做好。姑娘你來取貨的時候,有什么不中意的地方師傅還能稍微給你改動一下。不過,姑娘放心,我師傅手藝精細,只要不是特別挑剔的客人,都會滿意的。”
&n戴上試試,還真是大小正好合適。而且做工確實不錯,接縫的地方處理的相當仔細,并沒有因為僅僅是一副手tào就粗針松線的。
蘇瑾瑤就掏出銀子付了錢,讓福順把那兩條圍領分別包了起來。
趁著福順包圍領的功夫,蘇瑾瑤就問道:“小哥,我再打聽一下,你有沒有聽說鎮上要開官辦學堂的事啊?”
“聽說了,頭一個月就傳開了。聽說收的都是窮人家的孩子,不要學費的,不過得考試才能進去呢。考試的ri期就定在初十,這也是沒有幾天的時間了。”福順包好了圍領遞給蘇瑾瑤,又問道:“姑娘你這是要考試呢,還是家里人來應試?這官辦的學堂好像不收姑娘呀。”
蘇瑾瑤道:“我想送我弟弟來讀書,就是不知道考試還有啥特別的要求沒有。小哥你知道多少,給我講講唄。”
福順就道:“我哪兒知道啊。我就會寫自己的名字,再就是會記賬。認識字的也都是店里這幾樣皮貨的名稱,就不關心這學堂的事了。不過,官辦學堂開在南街頭上,那邊還貼了榜文,姑娘可以去看看。”
“那好,我自己過去看看吧。謝謝了。”蘇瑾瑤謝過了,把兩個圍領收在包袱里,就出門了。
牽了馬,蘇瑾瑤一直朝南街走去。剛才她走過的那條滿是小鋪子的街是東街,往南拐個彎就看到都是高門大戶的房子,還有一座不大的衙門,應該這古榆樹鎮的鎮長辦公的地方了。再往前走就到頭了,有兩間書院,其中一間門口果然貼著榜文。
蘇瑾瑤走過去看看,就見上面說的就是古榆樹鎮的官辦學堂,要免費教導鄉下或是山里的窮人家孩子讀書識字的事qg。
條件上也寫明了,凡是想要來上官辦學堂的孩子,不用提前報名,但是要在初十那天帶著自家的戶籍證明來通過統一的考試。只有考上的孩子才可以進入學堂學習。
不過,告示后面還寫明,來公辦學堂讀書的孩子不收學費,也會統一安排住處,但是每個月要收二錢銀子的伙食費。
蘇瑾瑤算了一下,二錢銀子換成銅板的話就是兩百四十文,平均每個孩子每天的伙食費要八文錢。這個價錢對鄉下窮人家的孩子來說不算便宜了。只要官府拿了這些錢都用在孩子的伙食上,那肯定可以吃的很好的。但如果官府還要故意克扣一些,那恐怕這些孩子們就要吃糠咽菜了。
而且,這要考試才能入學的規矩聽起來合理,但實際上也是tg奇葩的。試想那些生長在山溝溝里的孩子們,能夠得到這個消息就已經不容易了,家里太窮的話也未必就能教得起那每月二錢銀子的伙食費。
更何況,真正窮人家的孩子,可能一家人幾輩子都沒有一個識字的,還要經過考試才能入學,這門檻也就太高了。估計能夠通過的,也都是些鄉紳、管事的人家的孩子了。
不過,這些條件對蘇瑾瑤來說都不算事,既然那個路過的客人張大哥給他們這個消息,估計還是會有些好處的。因而蘇瑾瑤就打算著,初十那天帶小城兒直接過來考試就好了。
本來今天來這里就是為了問問這考試的是,現在連榜文都看到了,也就安心了。
蘇瑾瑤看時間還早,就記掛著趕緊回家去,再和chun妞商量一下蓋房子的細節,明天就可以開始動工了。
正巧往回走的是時候就路過一間首飾鋪,蘇瑾瑤想起之前小城兒一直說讓她和蘇菲兒買點首飾戴,還給過她銀子呢。之前去城里都忙著沒有時間,索xg就進去看看。
&n齊全的。手鐲、頭釵、戒指、耳墜和項鏈都有。不過都是金銀打